楊喜艷 謝云 陳云華


摘 要:2020年在全球性疫情的影響下,暴露了很多思政問題。這個時代背景給各個高校進行課程思政帶來新的契機。《診斷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資格證考試課程。文章按照學生及班級情況。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加入課程思政元素教學。對照組:不加入課程思政。研究發現期末聯考成績實驗組較對照組平均分明顯增高,且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及科室評價方面,實驗組較對照組適應良好所占比例明顯增高,但無統計學意義。文章得出結論,將課程思政融入《診斷學》教學研究,可以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提高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工作適應情況。
關鍵詞:課程思政;診斷學;教學評價
前言:
2020年在全球性疫情的影響下,關于教育的諸多問題層出不窮[1]。例如滯留在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的問題。平均年齡不超過14歲,這樣一批學生尚未接受足夠的思政和愛國主義教育,心智未成熟,可能連最基本的身份認定都沒有形成。在國內的一些抱有僥幸心理,隱瞞接觸史而到處播毒的人。而與此同時,全國有4.2萬醫護人員“不畏生死,不計報酬”逆行馳援湖北抗疫。所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下,作為醫學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更需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2]。2014年,衛計委、教育部等部門發布《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兩個時代背景給各個高校進行課程思政,即在傳統專業課程教學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帶來了新的契機。《診斷學》是臨床醫學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國家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必考課程。它是臨床醫學的基礎,學好《診斷學》是學好臨床專業課程的關鍵。《診斷學》主要內容包括問診——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及器械檢查。通過臨床表現,提出可能性的診斷,幫助病人解決疾患問題。在《診斷學》教學中引入并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培養敬業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3]。所以,希望通過在將課程思政融入《診斷學》教學研究來探討以后《診斷學》教學的方向。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校2018級臨床醫學6個班級,按照學生入學時情況,入學時成績及招生方式選擇2個情況一致的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和對照組。2018級臨床1班為實驗組,2018級臨床2班為對照組。
1.2 方法?? 在《診斷學》的不同章節添加思政元素,并將這些思政元素和醫學生將來就業所必須的職業素養相結合。實驗組:在傳統教學中加入課程思政元素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不加入課程思政教學。按照人才培養計劃,上述2個班級在2019年開設《診斷學》教學,2020年開始醫院實習。實驗組及對照組,在期末考試參加全國的高職院校的《診斷學》聯考。在實習時統計兩個班級學生前1個月臨床實習時帶教老師及科室評價意見,評估其理論知識、職業素養及工作適應情況。從而評估課程思政是否有必要加入,加入后對醫學生適應工作有無明顯意義。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23.0 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對《診斷學》結業考試(期末考試)的全國高職院校聯考成績進行分析。對前1月臨床實習帶教老師對學生職業素養和工作適應情況分值進行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通過給實驗組加入課程思政教學,對照組沒有加入課程思政教學。2019年末,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參加全國高職院校《診斷學》聯考。聯考成績提示,實驗組平均分為88.13分,對照組平均分為78.51分(詳見表1)。經單因素方差分析,F=28.100,P=0.00,P<0.05。實驗組及對照組同學聯考成績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可見在《診斷學》教學過程中加入課程思政教育能提高學生診斷學期末考試成績。
在實習時統計第1個月臨床實習時帶教老師及科室評價意見,評估其職業素養及工作適應情況。根據實習老師反饋的科室評價,將職業素養及工作適應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級別,適應性良好,一般及不佳,構成圖見圖1。通過方差分析發現,第一個月的工作適應性F=0.002,P=0.970,P>0.05, 實驗組及對照組同學第一個月工作適應性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圖1 實習第1個月,實習同學實習第一個月的工作適應情況。A為 1班(實驗組)第一個月工作適應情況。B為2班(對照組)第一個月工作適應情況。
3.討論
在診斷學的教學中加強醫學倫理及醫德醫風教育是適應時代的需求,在如今疫情的大環境下更是必不可少的[4]。作為醫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診斷學》教學承擔著培養新型醫學人才的使命。將思想教育及辯證思維貫穿于診斷學教學中,是每一位診斷學教師的職責。高職院校培養的現代醫學人才,要在知識結構、臨床技能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不但能對疾病做出及時而準確的診斷,還必須擁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適應當今人類健康需要,促進醫患關系更加融洽,順應當代醫學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提高未來醫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從而促進醫學的發展[3]。我們的研究發現,通過在《診斷學》教學中加入課程思政內容,可以提高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能夠促進診斷學教學效果。考慮課程思政內容加入,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醫生這個職業的責任,職業認同感和使命感有關。我們發現,在加入課程思政后,實習第一個月檢測學生的工作適應情況,雖然構成比例有區別,但是無統計學意義。考慮對于所有同學來說,第一個月時間較短,并不能完全反應課程思政對其影響,可以延長時間或者連續監測學生實習工作適應情況。或者可以長期追蹤學生工作后情況。以助于驗證課程思政加入的意義。所以,將課程思政融入《診斷學》教學,教師應恰當地凝練專業課內的思政元素,并作為專業知識點的切入案例,融入到學生專業課的講授中。由于課程思政具有整體性、融合性和潛隱性的特征,教師要將顯性專業知識傳授與隱性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在教授專業系統知識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幫助學生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4]。因此它是順應當代醫學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提高未來醫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促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盡快的融入工作中,從而促進醫學的發展所必需的。
[參考文獻]
[1]諶雷元,左婷.突發疫情下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20,22(01):61-65.
[2]王玉霞,魏來,譚敏,王憲慶,蘇浩,何思蓉.醫藥商品學課程思政的探析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2):38-39.
[3]王惠,張俊,席小芳,殷榮甫,李明瓊.課程思政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4):24-25.
[4]來燕.“課程思政”在高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1):176.
基金項目:2020 年度長沙市社科規劃項目資助(資助號:2020csskktzc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