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榮
摘 要:新時期促進教師發展能夠提高教師職業認同感,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和滿足社會人才多樣化需求。本文從教師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層面,構建高校英語教師立體化發展模式,以自我發展為中心,促進教師自我反思,不斷深化教師自我學習;以環境營構為助力,營造濃厚的教研環境,創造廣泛的交互機會,建立立體化共進組織等,促進高校英語教師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模式
終身學習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模式探索正是基于這一理念做出的積極探索。高校英語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教師專業素養、文化視野和知識結構等體現出相對的獨特性。新時期只有促進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構建立體化、多樣化的教師發展模式,才能滿足社會、高校和教師發展的多重需求。
一、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現狀
教師是高校資源體系中最重要的資源,只有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實現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然而,高校過于注重學生專業發展,對教師專業發展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教師發展與高校教育需求不對稱,主要表現為教師自我發展缺乏主動性,基于教師發展的環境建構還不成熟,發展平臺相對單一化。
(一)教師自我發展意識不強
教師的發展主要受內因和外因兩種因素影響,內因起決定性作用,教師自我發展意識直接關系著教師專業發展程度。然而,高校不少英語教師缺乏自我發展意識,教學中存在嚴重的經驗主義思想,主動性不強,不能及時地對英語教學實踐進行及時的反思,不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升,這就導致英語教師理論素養處于一個相對滯后的水平,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不強,亟待加強英語教師自我發展意識。
(二)教師發展環境還不成熟
教師的發展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相對成熟的發展環境。然而,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環境還不成熟,教研氣氛不濃,教師之間的教研流于形式;不僅如此,不少教師處于閉門造車的現狀,不能與其他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之間的教學智慧得不到有效的融合;最后,基于教師共同發展的氛圍沒有形成,教師之間主要以教研組形式進行教研活動。
(三)教師發展平臺相對有限
信息化時代,多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教師發展帶來機遇。然而,不少教師不善于利用新媒體搭建的平臺謀取自我發展,這就造成教師發展的滯后性。目前,盡管一些高校基于英語教學發展的需要,開始重視網絡平臺在教師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還處于較低層次,缺乏系統性設計,沒有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微媒體平臺在教師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二、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模式
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發展變化不斷完善。根據教育發展體系,本文擬從教師自身、外部環境兩個層面,構建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立體化模式。
(一)以自我發展為中心,深化反思和學習
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首先要立足于教師自身,合理規劃,堅持以教師自我發展為中心,深化教師的自我反思和不斷學習。
1.個人發展規劃
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師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危機感。在新時代環境下,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教師的權威性受到挑戰。這就需要教師強化自我發展意識,能夠根據新的教育環境,注重挖掘自我發展潛能,對個人發展進行科學的規劃,從而明確個人發展目標,合理地進行定位。同時,教師還要根據自我發展實際,及時地調整個人發展規劃,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環境,提高自我發展規劃的科學性。
2.促進自我反思
高校英語教師發展要立足于英語教學,并根據英語教學現狀,促進自我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要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對教學前進行反思,審視英語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通過教學中反思,檢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程序設計、教學內容選擇等是否科學合理;通過教學后反思,檢視教學實際取得的效果。通過科學、理性的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不斷調整英語教學行為,提高英語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3.不斷自我學習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它具有很強的時代感,教學內容、教育理念在不斷地更新。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思想,根據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學的需要和社會對人才英語素養的實際需求,通過不斷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理論素養,以及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不斷優化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等。信息化時代,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微媒體平臺等,拓展自我學習渠道和路徑,從而始終保持知識的鮮活性,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和時代感。
(二)以環境營構為助力,促進互動和共進
高校英語教師的發展離不開環境作為支持,高校要以環境營構為助力,促進高校英語教師和更廣泛教師之間的互動,實現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1、營造濃厚的教研環境
教研是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的必然之路,高校要營造濃厚的教研環境,除了教師自我教研外,要發揮備課組教研優勢,并優化教研形式,通過備課組、校本教研、網絡教研等,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讓教師在教研中成長。
2、創造廣泛的交互機會
目前,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缺乏有效的互動性,主要局限在校內。這就需要高校為英語教師創造更加廣泛的交互機會,讓教師能夠走出校門,推動高校之間英語教師的互動,乃至國際層面的學術交流,引導教師圍繞英語課堂教學、教科研和課題研究等,進行深入的交流,從而在互動中促進教師發展。
3、建立立體化共進組織
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的渠道更加寬廣。這就需要高校基于線下和線上兩條線,建立起立體化教師共進體系。線下,借助教師共同體、工作室、俱樂部等,為英語教師創造共進的機會,讓教師擺脫個人發展的現狀;線上,對接線下發展共進體,開展與之相適應的網絡教學研一體化活動,形成網絡化的教師發展體系。
(三)以平臺創新為抓手,拓展發展空間
信息化時代,高校英語教師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教師發展創造更加多元的發展平臺。這就需要英語教師能夠抓住新的發展平臺,以平臺創新為抓手,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1.運用社交平臺即時交互
新媒體時代,各種社交平臺為英語教師提供了即時交互的機會,教師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化。高校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微信、QQ等平臺,將英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進行及時的交流,從而匯集群體智慧,及時解決日常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教師發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圍繞英語教學中現象提煉微話題,利用社交平臺交互優勢,開展微教研,為教師發展謀求更好的空間。
2.運用網絡社區沉淀智慧
除了社交平臺外,網絡社區也成為人們交互的一個重要渠道,微博、教師博客成為教師智慧積淀的重要路徑。因此,高校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社區及時地記錄下教學中的點點滴滴,以及自我發展中的困惑與取得的經驗、成果等,從而使教學發展成果與智慧得以沉淀,為教師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幫助教師不斷調整發展規劃和思路等。同時,教師之間也可以借助網絡社區進行互動,及時地分享先進的教學經驗、自我發展成果等。
三、結語
總之,高校英語教師的發展是深化高校英語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實現英語教師的發展,才能切實推動高校英語教育改革,提高高校英語教育品質。然而,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現狀并不樂觀,教師主動意識不強,這就需要高校基于教師發展的需要,致力于教師自身和外部因素,構建多元化發展模式,為高校教育服務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尚蓮,史耕山.論高校英語教師的兩種發展模式[J].英語教師,2018(07):78-79.
[2]劉莉.基于反思型教學實踐的民辦高校英語教師自主發展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7(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