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嬌 李春艷 王鳳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美術學科教學也逐漸受到重視。改變美術學科教學現狀,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形成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教學能夠促進孩子知行結合,有所收獲,重點是要更新美術教育觀念,使孩子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關鍵詞:美術教學改革;用美術核心素養培養孩子;使孩子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每一門必修課。美術課的教學水平雖然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國美術教育發展較晚,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必須找出問題,尋求解決辦法,保障美術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一、美術教學現狀
(一)美術教育仍然未受到足夠重視
從我國教育方針來看,美術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實際美術教學中,美術教育存在著很多弊端,使美術課程得不到落實。目前家長和老師仍然將語文,數學,外語作為主要教學課程,而美術課被看作是可有可無的課程,經常被占用。美術課作業也經常被當做負擔,由家長代替完成,孩子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所以一些學校根據人員情況減少美術課程的安排,使孩子得不到正常課時的美術教育。
(二)在教學觀念上,只重視結果,忽略教學過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是讓孩子按照教材或指定美術作品進行簡單的模仿,忽視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獨立思考、想象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對孩子整個審美過程加以重視。這樣的做法會使孩子刻板地學習繪畫,并且越長大越不會畫畫。
(三)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應用的方法不恰當
美術教師進行美術教學目的只是為了教孩子畫一幅畫,所以大多教師都是采用簡單的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美術知識。教師完全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傳統沒有創新,課堂氣氛沉悶。
二、美術教育改革策略
(一)更新美術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
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使孩子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為了提高孩子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順應課改要求,必須對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將孩子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比如《拓印的樂趣》一課,教師就要帶領孩子去撿樹葉,指導孩子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花紋,和孩子一起擺樹葉?!锻婺喟汀芬徽n,教師要帶領孩子學習各種捏泥的手法,再引導孩子捏出自己想要的形象,而不是簡單地照著固定的形象模仿。
(二)注重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快樂學習
在教學每一課的時候,都能用謎語、歌曲、或游戲導入,把美術學習的過程變成玩的過程,讓孩子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形成持續的學習動力。
(三)教學中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自主選擇權
比如《好玩的面具》一課,有的孩子喜歡用繪畫的形式,有的喜歡用手工制作的形式,有的要求獨立完成,有的要求合作。教師都要給予支持。
(四)注重培養孩子團結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
這三種能力是素質教育對未來人才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培養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比如在《過新年》一課中,引導孩子積極合作,共同將教室布置成新年的樣子。教師還要經常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孩子主動探究知識。比如《機器人》一課,引導孩子回憶有哪些功能的機器人,可以用學過的哪些形狀來畫機器人的五官和身體?你想制作一個具有哪些功能的機器人?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孩子主動思考。
(五)加強其他美術素材的應用,開闊孩子的眼界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優秀美術作品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分享給孩子們。教師也可以利用傳媒這個平臺,借用信息資源,調動孩子對美術的好奇心。比如《可愛的小鳥》一課,先給孩子看一段《里約大冒險》,就會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和繪畫積極性。
(六)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孩子知行合一,有所收獲
比如《爬呀爬》一課,教師可以把蝸牛、烏龜、瓢蟲等帶進課堂,讓孩子細致地觀察后,繪畫創作。課堂上不僅收獲畫作,還會使孩子熱愛大自然關注大自然,從而更加熱愛生命,對孩子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也有幫助。
(七)運用多元評價,抓住不同孩子的優點和特點鼓勵評價
只要教師愛孩子,就會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獨特性和優點。積極的鼓勵和評價不僅讓孩子喜歡美術課,更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以上所提出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建議,筆者已經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并收到較好的效果。筆者也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將美術教育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谷濤,朱巧明 新課改情境下的“教師喚醒”(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8):208-209.
[2]《科學與財富》(26):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