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清泉學校
同一個班級中學生成績“分層”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學生可能會因為理解能力、自身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在進行統一學習之后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數學作為一門考驗學生邏輯思維的學科,其難度系數在眾多學生心目中高居榜首,特別是對于初次接觸數學這門學科的小學生而言,學習數學的難度并不低,一些學生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但數學成績始終都不理想,這就使得這一部分學生變成了數學學科的學困生。數學學困生的問題不僅困擾著學生本人,也困擾著老師和家長。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補齊學科“短板”,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著重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這一問題,通過列舉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而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1.學生基礎較薄弱。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身的獨特性,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不同的思維方式,接受知識的能力和融會貫通的思維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小學生由于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打好基礎,因而導致在后續的學習階段出現基礎薄弱的問題,基礎不牢固,就沒有辦法跟上班級整體的進度,就會出現知識點模糊,甚至無法理解的狀況。
2.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對學習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大致有這樣兩個原因:第一,數學這門學科本身難度較大,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發掘和探索,也就無法領會其中的趣味性,因此,就會覺得數學枯燥乏味,完全提不起興趣;第二,一個老師要教多個學生,難免出現“眾口難調”的現象。一些學生會因為教學老師的教學風格,甚至是老師本人的性格因素不符合自身的“口味”,從而將這種心理過渡到學科當中,消極怠學。
3.學習方法不當。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而很多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數學,背公式、背定理,甚至背題目。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多背多記,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數學不同于語文學科的背課文和英語學科的背單詞,它是一門十分靈活的學科,看似大量的題目和繁瑣的運算,實際上都有很大的共通性。只要理解并掌握了知識的內涵,公式、定理的運用也就會變得十分熟練,根本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死記硬背。因此,錯誤的學習方法也是數學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4.教學模式不合理。除了不當的學習方法會影響數學學習之外,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會對學生學習數學產生很大的影響。學困生雖然普遍存在,但在每個班級中只是占據了很少的一部分,很多老師為了不影響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知識的難度和講解的進度都會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來安排,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忽略小部分“學困生”同學,從而導致這些學生學好數學的難度不斷增大,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遭受打擊。
1.成立學生互助小組。基礎薄弱是學困生群體普遍存在的問題,僅靠老師一人幫助多名學生夯實基礎是不現實的,而成立學生互助小組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讓學困生將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利用課后時間向同組的同學請教。此外,還可以定期安排特定的“互助課堂”,讓學困生溫故知新,也能借此機會階段性地檢驗學生之間“互助”的成果。
2.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形象地表明了師生關系的融洽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提升學生對教學老師的認可度和喜愛度,也可以間接地增加學生學習該學科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孩童階段,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任課老師要增加課堂“亮點”,可以通過設計課堂小游戲,或者增加語言的趣味性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增加學生對于課堂的認可度,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對于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方法有著很大的作用。教師除了完成課堂教學之外,還應該在日常的課堂中注重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對學生循循誘導,帶領學生一步步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4.大統一、小分層。整體的教學進度固然重要,但教師也應該重視學困生的問題,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前提下,適當地照顧到學困生,做到“小分層”。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新知識之前,留出五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回顧之前的內容,這樣可以幫助知識點掌握不清晰的學困生理清思路,增強前后學習的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