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秦州區教育體育局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相比傳統課程,有著更加靈活性與實用性的特點,尤其是微視頻的出現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帶來了啟發,將微視頻運用到教學中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到課程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技術應用媒體,微視頻就屬于是新的信息形式之一。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內容和攝制主體方面。首先,微視頻的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主要表現為內容廣泛、形式多樣,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各種終端進行播放和觀看;其次,微視頻的另一特點就是拍攝主體大眾化,參與性強,主要是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拍攝,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拍攝,以此具備了短、快、精的優點。
1.調動學生的興趣。微視頻由于其內容廣泛、大眾性強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能夠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視頻的內容和時長和心理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隨機的調節,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還能夠鼓勵學生。微視頻中貼合生活和實際的畫面和音像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便于學生接受枯燥的理論。微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不僅具有大眾化、直觀性、便捷性和實用性等特點,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這就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便利性。微視頻作為視頻的衍生技術,可以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形式,將信息進行包裝。將其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之中,不僅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教學的內容。通過微視頻進行文字、聲音和圖片的展示,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到教師的教學內容,并且能夠將枯燥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轉變為可觀看的語言和圖像資料,這樣使學生更加準確、清晰的接受理論知識。
3.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微視頻的普及和其所具有的特點使得在教學中有著極大的共享性。首先,在微視頻的傳播方面,通過移動設備等各種終端可以實現無線傳播,有利于教師之間進行教學資源的共享。其次,微視頻的拍攝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拍攝,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課下完成課程作業并及時的發送給教師進行評價和指正。
1.通過微視頻讓學生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認識。雖然很多中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明顯發現,多數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認識都不夠深入,所以,課堂上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這不僅影響到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也不利于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將微視頻有效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就顯得十分必要。如,在教學《信息的傳遞》這一章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展現消息傳遞的發展進程,從刻畫、郵驛、烽火臺、郵政、電報到電話和網絡學生不僅會對其中的信息充滿了興趣,而且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重要性也將產生新的認識,無疑也為教師更加有效的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2.注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前做好備課,能夠將微視頻與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融合,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信息技術發展史”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發展史制作成一個微視頻,并將有關信息技術發展的人物、事件和時間都融合在其中。
3.合理掌握微視頻時間與內容。信息技術由于其學科特點,教師應該側重于教學內容實用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應該將內容進行合理的定位,既有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將一定的操作和實踐步驟蘊含在其中,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其次,教師還需要注意微視頻時間的控制,既要能夠說明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還應該有一定的時間留給教師講解,并且學生的互動時間也應該包含在課堂中。考慮到初中學生對于碎片化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且趣味性往往更高,所以,在進行微視頻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某一主題制作出簡單的視頻,從科學角度講,做好將視頻播放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當然還要注意信息內容盡可能的完整、豐富、有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高度集中的狀態去觀看視頻。
總之,微視頻作為融合文字、畫面與聲音等多種元素于一體的教學技術,將其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所產生的意義和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