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梅
(內(nèi)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薩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學 內(nèi)蒙古 赤峰 024300)
語言是人類敞開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類搭架心靈橋梁的快捷方式。對學生來講,語言表達能力是能夠把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和自我觀點表達出來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語文作為學生表達能力學習的重要場地,其任務十分重大,小學語文的新課標中之處,“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需要抓住語言表達的三要素,讓學生對語言表達產(chǎn)生樂趣,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出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中亦是如此。在以往的教學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得到分散和轉(zhuǎn)移,對不感興趣和枯燥的事物不易產(chǎn)生興趣,所以在對其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們的一大重點難題。在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選擇具有趣味性的話題,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讓其作用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對表達產(chǎn)生興趣,能夠把相關的問題準確的表達出來。語言表達準確性意義在于能夠把需要表達話題或者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解,讓旁聽者可以理解表達這個問題的人的想法和觀念,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募尤胍恍W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學生提供可以表達的素材,讓學生能夠準確的表達,而且表達的準確性能夠得到提高[1]。例如,小學三年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搭船的鳥》,這篇課文是一篇以歌頌大自然為主體的文章,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翠鳥這種動物,對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之處有所了解。在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夠感覺到人和動物之間和諧共處的美麗情景,把學生的熱愛自然和親近自然的情感激發(fā)出來。在教師導入課文時,可以選擇一種動物作為導入的素材,使其和課本主題相同,把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出來。教師把動物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們圍繞圖片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再展示出翠鳥搭船的圖片,把教學內(nèi)容插入其中,讓學生的表達準確性得到提升。
學生表達的重要因素為準確性、簡練性、流暢性,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為了評價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通過不斷的加強表達訓練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在實踐和訓練當中達到表達技巧的掌握方式,而強化表達簡練性是加強表達訓練的增強版本。學生由于表達的訓練不夠、對語言表達的簡練性掌握不足,所以在與人交流當中會出現(xiàn)口語化較多、抓不住重點的情況,發(fā)生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教學當中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簡練性的訓練,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或者情感所表達出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加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不斷提問中積極表達并不斷的把語言表達進行簡化,從而讓語言表達的簡練性得到提高[2]。例如,同樣的課文《搭船的鳥》中,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對整片課文進行精讀,精讀的主要方式要以問答的形勢讓學生在問題當中對整篇課文內(nèi)容得以理解和認知。教師在閱讀課文時,可以適當?shù)奶釂枺寣W生對翠鳥的形態(tài)做出形容,而學生無從得知翠鳥的樣子,只能從課本當中尋找相關的語句來對翠鳥進行形容,但是學生在對翠鳥描述的時候會產(chǎn)生大量無用的詞綴,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在學生描述的語句上加以引導,把語言簡化,概括出翠鳥的特征。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語言的訓練中可以不斷提升,每次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會在教師的影響下先行簡練語言進行答題,讓學生語言表達的簡練性能力得以提升。
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因自身具備人文性和思想性,所以在教學當中可以開展各式各樣的趣味性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鞏固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加強。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比賽、課文朗讀比賽、征文比賽、文藝表演、課外活動等這些各式具有趣味性的、教育意義的活動,學生即能夠在比賽活動中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又能夠提升寫作表達能力還能夠?qū)W生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培養(yǎng)起來。小學生年紀太小導致出現(xiàn)思維發(fā)展不成熟、語言表達不夠流暢等問題的出現(xiàn)[3]。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以上問題在教學內(nèi)容中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不僅能夠把文本的流暢性培養(yǎng)出來,更能把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性開發(fā)出來。《搭船的鳥》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翠鳥這種動物,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對翠鳥有了深刻的認識,除了在以課本文章的基礎上進行閱讀表達,教師可以用鳥來做各種活動的主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自我的提升。例如,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用鳥為主題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鳥類讀物進行閱讀并互相分享,也可以通過圍繞《搭船的鳥》這篇課文來書寫讀后感,使學生能夠通過這種寫作方式來把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所表達出來,讓學生從學做的方面把語言表達的流暢性提高。
課堂上把握時機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表達,把學生勇于表達的積極性調(diào)動出來,使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課文知識,讓教學效果得以提升。例如,當學生處于心通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時,教師提問是最好的時機[4]。學生會對問題相當?shù)母信d趣,尋找答案也會相當?shù)姆e極,將心中的疑惑解答出來,課堂就會顯得更加的活躍,讓教學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
綜上所述,表達能力作為小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是小學生在平時生活當中所能用到的位數(shù)不多的能力,學生只有徹底的掌握了這種能力才能和社會交融,與朋友們進行交際。由此,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得到轉(zhuǎn)變,教學方式也需要加以創(chuàng)新,從實際的方向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中表達能力能夠不斷的提升,使小學生的發(fā)展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