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群
(浙江省東陽市白云昆溪小學 浙江 東陽 322100)
思維導圖最初是由英國著名的“大腦先生”東尼·博贊率先提出并發明的,以其特有的樹形結構來培養人的發散性思維而聞名,是一種簡單又有實效的思維工具。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我國發展至今,已經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企業發展中得到了廣泛推廣。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思維導圖獨有的理解性記憶和結構性思考,來提升小學生記憶能力,大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新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科目,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新課改教學號召,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創新教學形式和教育理念,打破傳統教育理念下的固化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長久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
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技能幫助教師豐富教學手法,拓展教學的多樣化途徑。更能夠通過思維導圖特有的思維鍛煉方式,來幫助小學生優化自身的思維方式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結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將思維導圖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運用信息技術更多樣的教學功能,來將思維導圖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起到的積極促進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彌補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去滿足當代小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完善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最終才能達到促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的教學目的。
因此,小學數學課程應當正視思維導圖的運用給小學生數學學習帶來的幫助,并結合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將思維導圖融入當今的小學數學日常教學,去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學生的未來長久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
2.1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內容的歸類總結。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種類繁多,有許多的題型、公式要學生去學習、去記憶,但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學習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在學習中總是顯得很吃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與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進行歸類總結,減緩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這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先請學生計算一些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題目,然后通過希沃白板來進行這些題目的詳細講解。計算中出現乘法和加法時,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乘法和除法同時出現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將解題步驟制作成不同的顏色,醒目的同時更方便學生進行記憶區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結合思維導圖,創新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傳統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固化,不僅不適用于當代小學生進行學習,更會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與思維導圖進行結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認識分數”這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一份微課教學視頻,用一整塊蛋糕來代表分母,將蛋糕均勻的分為三份,那么分子就是原本一整塊蛋糕中的一塊。讓數學教學和數學知識“動”起來,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3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無論是思維導圖還是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通過對思維導圖和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來切實解決學生遇到的數學問題,將知識難點簡單化,知識重點突出化。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除法”這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小明將一排巧克力從中間掰斷,分為兩份;分為三份;分為四份等等。巧克力可以指代任意一個數字,而除數就是將這個數均勻的分為幾分,并從中拿出一份。15÷3=5,那么巧克力就是代表15,小明將其分為3份,其中的一塊巧克力就代表著最后的答案5。運用這樣的方式,將數學公式和數學知識具象化,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信息化大時代背景下,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既是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為學生未來長久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