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懿軒
摘 要:近年來翻轉課堂被引入中國的課堂上,逐漸成為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手段。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更專注于提出問題、分析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基于翻轉課堂學習方式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課程應如何進行改革。
關鍵詞:翻轉課堂;注冊會計師審計;課程改革
一、引言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獨立執業、有償為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活動。注冊會計師審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圍繞業務循環展開的,包括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生產與存貨循環以及貨幣資金審計等。四大業務循環的教學內容包括案例導入、知識點講解、事例舉例、練習鞏固、案例解析、小組討論以及小結回顧等幾部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這些部分都需要在課上完成,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適應課程節奏快、信息量大的情況。為了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以及提高學習的效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課程可以嘗試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講授。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知識講解的模塊前移到課下,在課上更多的時間用來給學生進行鞏固練習,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加強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將知識點講解的部分前移到課前,由學生在課下完成觀看教學視頻的任務,在觀看的過程中收集并記錄有疑問的部分,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互,共同探討并解決問題。知識點的講解由課程教師親自錄制或者在網上篩選出優秀的網絡學習資源,將每個知識點剪輯為3?分鐘的短視頻上傳到線上教輔平臺,按章按節進行呈列。線上教輔平臺教師端可以統計出學生觀看時長與次數,教輔平臺后臺進行統計分析、生成詞云。教師在后臺可以根據統計數據結果進行評價與學情分析。挑選出學生多次觀看的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在課堂上融入案例進行解析,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以銷售與收款為例,分為課前準備階段、課上師生交互階段、課后評價與分析,分別陳述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角色。
二、課前準備階段
在銷售與收款循環中,課程內容包括介紹業務流程及相關單據、重大錯報風險、控制測試以及實質性程序。其中講義部分由教師錄制成視頻的形式上傳到教輔平臺,同時上傳相關單據的圖片以及課程PPT與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主要作用是將分散的知識點聯結起來,形成鉤稽關系,并將其可視化,學生可以直觀明了地看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鞏固基礎。學生完成課前學習后,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直接導入案例,給出3?個思考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案例討論,分析案例中注冊會計師承擔的責任,以及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最后給出合理的解釋以及改正的建議。或者教師可以以一個循環為周期,給出審計論題,由學生按照小組進行課堂展示。教師起到引導者和推動者的作用,把控學生探討的方向和課程的進度,在學生有問題時及時答疑,或者有創新的想法時給予正面的反饋。
在學期開始前,教師會按照4?人為一組,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推舉出一位小組長,負責傳達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及督促小組成員及時完成。在課前,小組成員可以一起觀看教學視頻,討論遇到的問題,及時溝通交流,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提高學習效率。基本熟悉銷售與收款循環相關的業務單據,例如客戶訂購單、銷售單、入庫單、發票等如何編制和注意事項,關注可能會發生重大錯報風險的模塊,不相容崗位是否職責分離以及內部表單是否連續編號等。
在了解重大錯報風險基礎上,學習企業設計內部控制的內容,包括自動化控制和人工控制,其中重點是人工控制。學生在從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翻轉課堂模式,可能一時還無法摒棄掉看重學分的習慣。大部分學生以期末成績為導向,如果與分數無關,學生潛意識可能就會過濾和屏蔽掉。這一情況是挑戰同時也是可以加以善用的途徑。教師可以將期末成績按照重要性分別賦予課前、課中、課后和期末一定權重。其中課前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階段,是整個閉環學習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教師最難把控的部分,所以賦予高權重很有必要。課前學習形式為觀看教學視頻,教學內容為基礎知識點講解,考核形式為少量針對性訓練,每節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大約為30分鐘左右,聚沙成塔,一學期共計為20課時左右,看似僅僅只是觀看視頻和完成少量的練習題,但是由于周期長且無人監督,學生需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保證完成學習任務并且習得一定的課程知識。考核內容包括學生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學習任務完成度和練習題的準確率,賦予成績的權重具體比例應占期末成績20%左右。初步暫定比例為20%,一方面是為了鼓勵學生在課前積極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是使學生意識到課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是課程建設中最重要也是轉變最大的部分。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從傳統教學模式過渡到翻轉課堂下,教師在學期初始應積極跟進學生課前學習情況,不斷強調課前學習的重要性。為了防止學生在轉變初期未真正進行課前學習,導致課堂進度跟不上,教師要在課上重點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熟悉程度,可以通過簡單基礎的練習題考查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課程設計。
三、課上交互階段
在完成課前學習后,學生已經對課上會提及的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還不夠深入,僅僅是知其然,還不知其所以然。為此,教師需要設計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通過認知沖突激發思考,潛在的認知沖突常常表現為新舊知識間、新知識與生活經驗間、常規知識和特例間以及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之間的矛盾,教師向學生提出沖突性問題,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為這些矛盾的暴露提供充足空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課程上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把書讀薄。定期梳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建立知識體系,統攬學科全局,提高學習效率。不同獲取信息的形式所包含的信息量存在巨大差異,20M的視頻可能僅僅只有10秒,一張高清圖片大約10M,而1M轉換成文字多達524288個漢字。不同的課程展示形式,學習效果亦會存在差異。視音頻學習效果比圖片好,圖片的學習效果比文字好,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可視化認知工具(八大思維圖示法、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等)將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呈現出來,便于學生自我整理和反思的過程,實現隱性思維顯性化。
例如,通過一張思維導圖,將四大業務循環關聯起來,將重難點進行高亮突出。學生亦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對案例進行梳理,包括案例背景、公司介紹、造成事件發生的原因、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等,無論正確與否,都有助于學生將思考過程提取出來,在小組內分享溝通,進行頭腦風暴。最后,教師可以運用思維策略,對顯性思維過程進行引導和修正,打破已有低效或存在偏差的思維模式,幫助學生生成想法和創意,使得學生可以“跳出固有思考的框架”,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思維模式。
本課程同時會融入思政教育系統,開展包括社會主義核心觀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在內的思政教育,在課程中幫助學生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四、課后評價與分析
在完成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師引導探討后,學生已經對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還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量化,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少量的思考題或者論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并得出一定結論或成果,以文字、圖片或PPT形式上傳到線上教輔平臺。教師進行評價和分析,并將評價和分析的結果作為下一次課程設計的依據,調整課程的難度和進度,制定適宜學生學習的符合教學要求的課程內容。
五、結語
《注冊會計師審計》課程目標是通過“道德、知識、能力”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三位一體。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把課堂時間歸還給學生,學生的角色在教學關系中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積極參與。尤其是在課前學過知識后,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已知悉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夯實基礎。之前在課堂上大篇幅講授知識點的時間在翻轉課堂上可以用來了解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熱點問題,包括財務造假和管理層舞弊的動機和手段,學生提出觀點和假設,在小組內進行分享。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可以以小組辯論、成果展示的形式分享小組的課程收獲。
參考文獻
1.韓勁松,徐宏偉,賀曉光.翻轉課堂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適用研究.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08).
2.楊萍,陳夢雅.“MO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設計探究――以“中級財務管理”課程為例.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6).
3.陳秋娟,莫福旺,謝微,等.SPOC翻轉課堂在應用化學綜合實驗的應用.科技風,2020(18).
4.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現代教育技術,2013,23(08).
5.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遠程教育雜志,2012,30(04).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