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梅娟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僑光小學 廣東 珠海 519000)
隨著“核心素養”在我國教學的深入,我國越來越注重在核心素養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了培養優秀的綜合素養很強的未來人才。在小學學校里,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利于培養小學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但我國的小學德育的開展模式還不夠完善,因此,我國教育研究人員以及德育方面的教師,要努力探索更加適宜德育教學模式。下文,本人針對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德育開展模式探究策略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與他們更加貼近。如果在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生活與德育進行緊密結合。那么,小學生會感覺德育教學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沒有那么遙遠。在實踐活動中,可以更好地對于學生核心素養進行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德育進行教育。因此,小學學校要在小學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要多舉行一些有趣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通過核心素養下來進行實踐活動,逐漸地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小學生對于核心素養的了解和認知。
例如,學校每個學期組織班主任對于本班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對于年級的不同進行不同又合理的實踐活動。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我是環保小衛士”的活動;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樂于助人我能行”的活動;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我愛我的祖國”的活動。在每個學期的中旬,利用一個周六、日的時間來進行此次活動。班主任看看管班級里的每個學生,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當實踐活動結束的時候,班主任給每個班的學生進行班會點評。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知識和成長的主營地,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幾乎所有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同時,學校也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的環境氛圍對學生會發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校園中的教師、學生以及一草一木、一字一畫,都是會對學生發生影響。校園作為學習、生活、成長的地方,不僅存在的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培育,而且利用核心素養的形式,還能在精神層面上進行德育培養。
例如,學校在走廊、教室外面都掛上與德育有關的名言。比如,《弟子規》中的“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樣的德育名言讓學生每時每刻都可以看見,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德育精神。與此同時,小學學校要建設一個小型圖書館,里邊要有一些與德育方面相關的,適合小學生觀看的書籍,在書籍中找尋德育的影子。這樣做,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受到渲染,氛圍對于增加學生德育素養的重要性十分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在核心素養下提高學生的德育教學。
當今社會來說,獨生子女很普遍。所以,現在小學生以自我中心意識很強烈。因此,要培養小學生的社會情緒,教會學生正確的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同時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學校要根據小學學生的發展特點,來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這樣做,有助于培養學生興趣和愛好,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還會使學生學會團結合作,使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逐漸成長。
例如,學校可以開展不同的社團活動。像是:學習書法社,歌唱比賽社、電繪機繡社、啦啦操表演社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選擇自己想去的社團,并在每周五的下午兩點到四點開展社團活動。然后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社團里學習一些東西。這樣做,開展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基礎教育教學中越來越深入,在小學的教學中也越來越重視。德育教學對于基礎教學是一種很重大的挑戰,需要教師更好地利用合適的方法運用在教學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使小學生從小對道德就有一個是非有標準,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因此,小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每個學科的科目內容時,要結合每個科目核心素養與精神價值觀等素養,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此外,教師也要對德育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探索和創新德育的開展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