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煥仁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第一小學高埔分教點 廣東 廣州 510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我國當下的農村地區,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伴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升和我國國際地位的日益增長,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口語的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地區,對口語的重視亦是如此,但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自學意識較低,自學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小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是促進小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形成認知和發展能力的主要途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也不例外,在農村地區更是如此。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介紹了英語口語教學在當下社會的發展地位,并提出了幾點在農村小學英語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具體實施策略。
英語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習科目,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專業的英語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學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農村地區的小學也應該緊隨時代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英語人才。所謂英語人才其想立足社會,口語能力是表現一個人英語水平的外在形象,口語能力不達標其學習英語的直接目的也難以體現,所以英語口語學習在英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應該從小學抓起,農村地區更要不甘落后。
2.1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心的說。在農村小學英語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普遍缺乏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而且自身的思維能力也普遍較低。所以傳統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教育模式必定不適合當下小學生的學習發展,在此情況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練習說英語,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活躍課堂的英語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wash your face”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思考自己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往往會先做什么,進而引導學生用英語說“洗臉”,這樣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說起英語,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2.2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利用肢體語言,引導學生有效的說。在農村地區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農村地區相較于城市地區在學校硬件設施的配置上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進程。但是農村地區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并不是處于一定的絕境之中,肢體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語言,如果任課教師能夠做到肢體語言的靈活、合理運用,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硬件設施的不足。例如:在學習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時,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做出頭疼的神態或者肚子疼的神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進而引導學生有效的說,為提升英語口語能力奠定基礎。
2.3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日常中引導學生自然的說。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現在在農村地區也基本家家有網絡,戶戶有手機,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英語口語,練習英語口語。所謂口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語言,英語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習到的口語不一定能適應所有生活場景。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日常中引導學生自然的說避災課堂更有效率。例如:在學習“Christmas”時,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如手機在生活中用英語表達關于圣誕節的口語比在課本上更準確。
總而言之,英語是一門交際語言,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考高分,而是讓學生真正具備用英語去進行交流和交際的能力。因此,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農村小學英語的學習中也是如此。所以就需要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不斷積極探索適應當下社會發展潮流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