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霞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二中學 廣東 揭陽 515220)
思維導圖中處于核心位置的是主題,再在每個分支上放關鍵詞作為主干來發散到四周,思維導圖通過線條與文字來將文章的結構以及層次充分體現出來。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程中,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預習、復習并且記憶英語知識。不僅如此,教師通過思維導圖自身可以有效提升記憶知識,有利于其進行獨立思考。因此,本文分析了幾點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具體如下文。
學生要想學習英語,前提基礎是學好英語詞匯,提升自身對英語詞匯的記憶與理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把英語單詞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加形象化地呈現給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以及掌握英語詞匯。而且思維導圖具有較為強的歸納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運用思維導圖來讓學生在聯想中加深對英語單詞的記憶。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講解頻度副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創建思維導圖,把一些重點的頻度副詞放在分支上,運用思維導圖來串聯這些單詞并且進行記憶和對比,讓學生記憶單詞的效果得到提升。
在實際的初中英語閱讀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展示重點的英語句型與單詞,把課堂中相關重點內容知識更好地串聯起來,引導學生更加快速地記憶以及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將課本中每一個章節的思維導圖制作出來,用發散性思維來將每一章的難點和重點英語知識畫出來,并組織討論小組引導學生來互相討論制作出的思維導圖,進而在討論交流中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例如:在進行八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閱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將本次章節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整理概括出來,并且對這些重點詞匯和句型進行串聯,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高效、快速地掌握文中的知識。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的post-reading部分,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詞匯句型,寫一篇與所學文章主題相關的作文。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文章的寫作框架以及思路整理與構建好,可以有效降低寫作的難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寫出一個簡略的思維導圖框架圖,讓學生明白文章需要先寫什么內容再寫什么內容,需要用到哪些難點和重點的單詞以及句型。最后要引導學生串聯好思維導圖中的內容,最終形成一篇英語作文。例如:在七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閱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和掌握這篇課文之后,指導學生使用本文學到的知識來寫一篇“有關生日的一天”的英文作文。教師先讓學生創建一個思維導圖,中心題目就是“birthday”,分支圍繞中心來討論生日是哪天,生日收到什么禮物以及生日怎么過等等,這樣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之后,可以使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具有十分重要的運用,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好的輔助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和記憶所學習的英語內容,并且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激發出來。因此,作為初中英語老師,必須可以將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熟練掌握好并且應用到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區,引導學生將過去學習的英語知識和新學習的英語知識串聯起來,創建英語知識的網絡,讓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和快速的記憶以及掌握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使初中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