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潔釬
(廣東省中山市楊仙逸小學體育路學校 廣東 中山 528400)
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對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更是關鍵。但在口語學習初期,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羞于啟口”的心理,特別是性格內向、膽小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更不敢發言。如何在有限的英語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內,讓學生從不能、不愿、不敢、被動地說到積極主動地敢說、想說、會說,是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英語口語是被英語國家人民普遍應用的口頭交流的語言形式。英語口語通常是通過聲音傳播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和作為外國語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法,說明英語正在被看成一種國際交往的工具,它不再為一國或一個民族所專有,而是一種中性的信息媒介。在中國,由于實用英語的逐漸重視,英語口語學習也尤為重要。
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對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更是關鍵。如何在有限的英語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內,讓學生從不能、不愿、不敢、被動地說到積極主動地敢說、想說、會說,是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以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為例,我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考試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讓他流利地說幾句英語卻很難。在進行課堂口語練習時,有的學生面對老師和同學十分害羞,不愿積極參與口語活動;有的學生雖然參與積極性較高,心里或許也想得不錯,但一到口頭表達,就力不從心;還有的學生自由討論會話時語言流暢,一到正式發言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表達時出現許多語言錯誤。
3.1 口語學習的重要性尚未被普遍認識。在現階段,小學考試還不重視口語能力的測試,重讀寫、輕聽說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經過我的調查,認為讀寫重要的學生遠多于認為聽說重要的學生。廣大家長和學生認為口語并不重要,英語成績是靠最后的一張考卷來評定的,我們之中一部分教師甚至也有這種想法,因而忽視了平時的口語訓練。
3.2 良好語言環境的匱乏。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同樣,英語口語水平要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才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我們的學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語的語言環境中,除了課堂外,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即便在課堂上,如果教師不能創設輕松愉快地說英語的情境和氛圍,學生也不會樂于參與。
3.3 學生心理素質。大多數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內心焦慮緊張,因此錯誤百出。于是越出錯就越緊張害怕,越緊張害怕就更容易出錯,形成惡性循環,使學生有懼怕心理,導致學生不敢開口。
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習中,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情感因素;知識、技能基礎的因素;方法與策略的因素;智力因素,包括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針對影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各方面因素,談談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1 培養信心,讓學生開口說英語。當小學生心理上緊張,信心不足,其說話的能力自然受到影響。因此首先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老師不能讓機會總光顧活躍者,應適當留一部分機會給那些想說卻又不敢說的學生。這種學生有些是因為自卑,有些生性靦腆,他們從來不主動舉手,老師可以用一個微笑或某個動作鼓勵他們,幫他們建立自信心。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另外可采用Self-talking的方法。所謂Self-talking,就是自己跟自己用英語交流,以促成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但如何讓學生正確運用這一方法呢?
(1)自創語境。練習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語言環境,例如,在自己的房間里,在散步時;在欣賞影片時,跟著主人公傾述自己的喜怒哀樂。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采取適當的語速和音高,隨心所欲地說。
(2)努力模仿。大聲模仿,仔細模仿,模仿時有信心、有恒心。
(3)正確復述。反復復述閱讀過的文章、對話,通過再聽錄音,糾正語音上的錯誤。
(4)認真選擇。內容應該從簡到難,語言盡量生動、簡練。
(5)體態輔助。利用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感情,使英語講得更自然。
(6)注意質量。練習過程中,要保持正常語速,流利自然。
4.2 激發興趣,愛聽、說英語。小學生學英語往往從興趣出發,若強行要他們學英語,反而給他們更多的心理負擔,引起厭學情緒。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然、舒心的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講英語的積極性。比如,課堂中盡量避免枯燥的練習,將練習設計成有意義的比賽或操練活動,有意識地設計跟所學英語有關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英語,并在課上、課后都愛玩英語游戲,喜歡說英語。課外讓學生聽英語廣播、磁帶,看英語新聞等,把自己所聽懂的,學會的新句子講給同學聽。使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聽、說英語的興趣。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閱讀和積累優秀的英語童話和幽默,并在適當的機會,講給同學、朋友、家長聽,在得到樂趣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4.3 尊重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合理發展。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小部分的學生因為性格內向或由于基礎稍差導致的自卑心理,不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待老師注意到他們才愿意開口,給他們口語提高帶來消極的作用。因此老師要經常和學生們在一起,傾聽他們的心聲,讓學生敢于并樂意把心里話告訴老師,導學生對事件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見解,長此以往,學生說話的機會多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自然而然也會增加。
5.1 加強交際操練,突破語言難關。操練是語言教學的主要鞏固和反饋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語言難點。有時是英語詞匯的發音,有時是句子的使用,有時則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此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聽、講、讀,而讓學生只是機械地模仿與跟讀,是難以奏效的。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好坡度,嚴密安排各個環節,在師生間充分運用全身反應法,在聽、說、讀、用的過程中,在師生、生生的互為雙向運用及多向交際中激發和發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從而突破語言難關。
5.2 創設良好環境。我要求學生善于利用語言、表情、動作、體態,并借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來創設出豐富多彩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情景化的教學氛圍中感知—模擬-鞏固-反復,最后達到學會交際的目標。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的第一課時,我設計了為一個小朋友過生日的情景,讓學生們先商量要送給小朋友什么生日禮物,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使用語言,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自然地使用和鞏固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及各種表示飲料、水果、食品和文具的單詞;接著讓學生為生日的小朋友送禮物,大家爭先恐后地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禮物并說“It’s for you. Happy birthday!”。還借助音樂和燈光烘托情景,在美妙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樂)的英文歌曲中,唱唱跳跳,輕輕松松地學英語,學習的樂趣不言而喻。盡量將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中,或者是借助學生喜歡的卡通和科幻人物來學習語言同時,我還鼓勵學生自編自創英文短劇,積極地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作為啟蒙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學要遵循交際性原則,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和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學習、使用語言,為他們將來更好地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