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峰
摘要:固定資產關系到民辦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實施,影響到民辦高校的整體發展。新時期下民辦高校發展十分迅速,固定資產規模在不斷擴大,但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民辦高校需創新固定資產管理思路,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增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動態性和科學性,為民辦高校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關鍵詞: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
基金項目:探究民辦高校固定資產動態管理現狀及策略——以鴻德學院為例(課題編號:NGJGH—XH2019101)
民辦高校只有較短的辦學歷史,固定資產管理經驗不夠豐富。同時,相較于公立高校來講,民辦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夠完全照搬公立高校的管理經驗。就目前來講,很多民辦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效果并不突出,動態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因此,民辦高校要大力創新資產管理思路和模式,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一、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暴露的不足
管理意識薄弱。民辦高校只有單一的資金來源,對固定資產購置環節十分重視,已購固定資產管理遭到不同程度的忽略,這樣不僅難以高效利用固定資產,還會縮短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相較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具有較為靈活的辦學機制,能夠自主購置固定資產,這樣就容易出現盲目、重復購置等不良問題。一些民辦高校并沒有嚴格論證固定資產購置的可行性,或者論證會的形式化較為嚴重。
制度不夠完善。民辦高校只有較短的辦學時間,固定資產管理經驗比較缺乏,只能夠對公立高校的管理經驗進行借鑒和學習,全局性、前瞻性不足。民辦高校具有靈活的管理機制,這樣就容易難以明確劃分固定資產管理機制,降低固定資產管理成效。目前很多民辦高校將財務分離的管理體系構建起來,由不同部門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由于責權機制、協調制約機制不夠完善,導致部門各自為政現象較為嚴重,導致賬實不符等問題的出現[1]。
信息化建設亟需加強。目前民辦高校數字化校園正在穩步推進當中,但大部分民辦高校將學生管理、教務管理等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固定資產方面的信息化建設較為滯后,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與經費投入。雖然很多民辦高校將固定資產管理平臺構建起來,能夠模塊化管理固定資產的錄入、清查等諸多環節,但實時動態管理目標難以全面實現。由于固定資產平臺孤立存在,無法有效對接其他職務部門的業務系統,難以實時共享、交互相關數據,這樣就無法實時統計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影響到固定資產管理效果。
激勵機制缺乏。受經費等諸多因素影響,部分民辦高校存在著一人多崗現象,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同時承擔著其他方面的工作。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制度,很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不足,不能夠深度落實各項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也難以主動創新固定資產管理方法和模式,制約到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強化對策
加強管理意識。民辦高校只有有限的財力資源,領導部門需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在學校發展中的關鍵地位,切實提高重視程度。要通過各類會議、新媒體技術等渠道,大力宣傳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促使教職工、資產管理人員的認識得到革新,能夠全面參與進來,促進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需深入學習固定資產方面的政策與法規,將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發展目標等納入考慮范圍,全面總結固定資產管理中的經驗和教訓,科學修訂、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規范和約束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要經常開展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交流活動,通過互相分享與學習,促使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得到完善,工作技能得到提高,高標準完成固定資產管理任務。
完善管理制度。通過管理制度體系的完善構建,能夠有效規范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促使固定資產管理質量得到提升。首先,民辦高校需將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專門構建起來,歸口管理各類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管理職能進行梳理和明確。校級管理部門統籌管理全校固定資產,職能部門歸口管理權力范圍內的固定資產。通過對各個部門的權限、責任等進行明確,能夠避免有權責缺位等現象發生,有利于固定資產管理規范化目標的實現[2]。其次,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推進,現有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民辦高校需充分考慮信息化建設目標和規劃方案,將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領域的條例、制度制定出來,細化信息化管理中的職責與問題,有效指導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活動的實施。最后,修訂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要深入制定與落實各項制度要求。相關職能部門需充分發揮自身檢查、監督職能,依據配套獎懲制度內容,獎勵或懲罰相關責任部門與人員,促使各個部門、人員的責任意識得到增強,保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落實效果。
加強信息化建設。現階段民辦高校將諸多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起來,服務于教學、人事、資產管理等活動的實施。但這些系統不具備統一的數據標準,對接難度較大,系統之間無法實時交換數據,導致信息孤島現象的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需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步伐,大力共享校內各項資源,無縫對接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通過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綜合運用,將一體化、智慧化管理服務平臺搭建起來,全面共享數據信息,更加高效、科學的制定管理決策[3]。
完善績效考核體系。為全面發揮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主動性,民辦高校需結合固定資產管理目標和內容,將固定資產管理領域的績效考核制度完善構建起來,嚴格考核固定資產管理成效。如年初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等可對固定資產管理責任書進行簽訂。年末全面對比各個部門的目標達成情況與工作計劃目標,客觀評價固定資產管理與使用效果。依據考核結果,從物質、精神等角度獎勵那些考核成績突出的部門與人員,處罰那些不能夠及時更新平臺數據或出現管理不當等問題的責任部門與人員。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需充分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結合現階段固定資產管理中暴露的不足,從制度、考核、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著手,規范固定資產管理過程,增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實時性與動態性,持續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白媛媛.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9):12-13.
[2]覃建森.淺談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6):180-181.
[3]劉玲.基于信息化的民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