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述了茶葉的產生發展與傳播歷程,并以飲茶在英國的本土化發展經歷為內容,根據現階段英國茶葉品牌推廣,對比中國茶企業發展,探討現代茶企推廣中國茶葉的新思路。
關鍵詞:茶文化;傳播;英國紅茶;茶葉品牌
一、茶的傳播簡述
中國是茶的故鄉。根據《茶經》記載,早在唐代中期,我國西南地區就可以看到許多茶葉喬木古樹,中國人最早發現了茶,開始將其作為日常飲品,入藥等,茶文化也在世代發展中逐漸形成。茶葉在唐代中期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后西方也引進了中國茶,中國茶與茶文化傳向世界。
茶葉的傳播路線大致可分為陸路傳播和海路傳播兩種:陸路傳播中最著名的是茶馬古道,這條古道跨越了亞歐大陸,將中國的茶葉與茶文化同時向外傳播,促進了亞歐大陸上的各個民族和文化間的交流。海路傳播主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鄭和出海遠航,將茶和茶文化引入了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形成了一條海上的“茶葉之路”。中國茶葉的傳播為東方文明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成為了世界上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現象。
二、茶在英國的傳播與本土化發展
公元1662年,“茶葉皇后”凱瑟琳在出嫁時將中國的茶葉作為嫁妝帶往英國。在她的提倡下,飲茶成為了英國皇室的禮儀,飲茶的習慣開始在英國上流社會人士中傳播開來;1669年以后,英國的航海技術和對外貿易交流發展迅速,中國茶葉作為商品輸入英國,在此期間,大量的中國茶葉被引進,此后,茶葉也開始出現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英國氣候潮濕陰冷,而紅茶性暖易保存,飲紅茶有利于健康的觀點逐漸被社會各界認可。英國人又有喝牛奶的習慣,他們在喝茶時也習慣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逐漸的,英國人將中國茶和英國文化融為一體,實現了飲茶方式的本土化。
英國茶文化發展至今,最有名的莫過于下午茶文化。下午茶起初是上流社會貴族一般舉辦的社交聯誼活動,舉辦者會煮紅茶,并配以精美的茶具,再準備各類點心甜品作為茶點。參加者身著禮服參加,以表對下午茶的重視。如今,下午茶經過英國政府、媒體的大力推廣,已成為英國民族一種獨特的生活休閑方式。
可以看出,英國茶文化雖是由中國茶的引入而興起,但由于中英兩國文化背景,地理氣候等的差異,以及英國媒體早期介紹茶葉時偏重驅寒等實用功效的原因,英國人并未過多的注重品茶帶來的美感,也并未關注茶藝,茶道等中國茶文化的內涵。英國茶文化注重實際,以溫馨情感為主。在兩種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中英茶文化映射出了兩國盡然不同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產生的兩種不同茶文化也是文化交流與碰撞的結果。
三、中英兩國茶企經營對比探究
迄今為止,英國已經是全球人均茶消費最高的國家。提及當今茶葉暢銷品牌,英國茶葉品牌中具有代表性的當屬立頓,立頓以“平價優質茶”為品牌特色,主打袋泡紅茶,在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后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從知名度和年銷售量來看,立頓當屬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立頓將英國紅茶帶向了世界。立頓的成功讓世界認識了英國紅茶,中國作為茶的故鄉,我們不免會聯想到國企茶品牌的發展。中國的茶葉歷史悠久,發展潛力大,但在國際上來看,如今中國茶品牌稍顯低調,沒有在全球范圍內響亮的品牌,究其原因,與中國茶企業與立頓在文化理念,內涵方面的不同有關。
(一)中英茶文化理念不同
中國茶與立頓的區別,正如中醫與西醫的區別,前者重“感性”,后者重“理性”,二者各具特色,誰也無法替代對方。中國茶品種多,每種茶葉都有自己的特性,飲中國茶重點在“品”,享受過程;而立頓紅茶旨在追求親民的價格,高效的生活方式,其制作與加工方式都有統一、標準化的流程。兩種不同的消費導向必然吸引不同的消費對象。
(二)品牌發展意識不一
立頓早在1890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紅茶品牌,1892年,立頓開始了向國際市場進軍,先后在美國、印度開廠開店。而在此時期,國內政局動蕩,正經歷戰火洗禮。待局勢穩定后開始發展經濟,后來才逐漸有安溪鐵觀音,黃山毛峰等茶葉名品,相比之下,中國茶葉品牌建設與產品文化建設方面起步較晚。
四、立頓對現代中國茶葉品牌的推廣啟示
(一)學習立頓品牌經營模式
立頓暢銷有值得現代中國茶企業學習的地方,但是兩國茶文化取向不同,中國茶葉品牌不能盲目全盤照抄,片面學習立頓的工業化大生產,這樣做就等于喪失了中國茶的本色。值得中國茶企業學習的是立頓的經營思想,營銷策略,以及品牌建設。茶葉的品牌背后是定位,就像立頓立足于在英國占據主導地位的紅茶一樣,中國茶企業也可以選擇自己的茶葉定位,可以在包裝,價格,等級等方面下功夫,根據消費者喝茶、送茶等茶葉消費場景,推出不同的產品,簡化顧客的購買,走出創新的路。
(二)針對不同消費者創新茶品
年輕消費群體是決勝未來茶市場的關鍵力量,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快,相對來說,方便快捷的飲茶方式更受廣大年輕人的青睞,而以品茶為緣由,傾向于修身養心,細品茶葉的人是小眾。中國茶企在可以在開發傳統茶飲的同時,也以年輕一代的消費者為受眾對象,根據現代人的喜好,研究改進一批茶品,找到個性與效率的平衡點,將傳統茶飲和現代改良茶飲同時推廣,這樣既保留了中國傳統飲茶文化的特色,又可以推陳出新,使中國本土茶葉的受眾更加廣泛。
五、結語
幾千年前,我國茶葉與茶文化的傳播為世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今,在新的環境下,傳統茶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筆者認為,以市場為導向,以全球視角看待茶葉市場,在保留中國傳統茶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行開拓創新,也一定會再次打造中國茶葉的輝煌。
參考文獻:
[1] 董蔚.茶葉傳播與“茶馬古道”[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20(04).
[2] 呂晨筱.中英茶文化比較及中國茶文化傳播[J].福建茶葉,2019(11).
[3] 劉章才.飲茶在近代英國的本土化論析[J].世界歷史,2019(01).
[4] 易陽.立頓:玩轉茶企營銷[J].茶世界,2017(03).
作者簡介:賀潔瑞(1997—),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