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敏 王讓會 沈李東 徐江兵
摘 要 “現代生態學”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針對生態學專業研究生開設的第一門全英文專業課程。教學全程使用英文,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一個考驗,教學效果關系到課程的建設成效。文章從教材選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課程評價方式等方面分析和討論了研究生全英文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過程,提出了課程的建設思路,以期為其他全英文課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全英文課程 現代生態學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52
Abstract "Modern ecology" is the first English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ecolog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requires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with English, which is a test for the teaching level and learning ability. It is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this 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process from the textbook, course system, faculty tea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English courses.
Keywords English course; modern ecolog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隨著教育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迫切需要有既精通專業知識、又精通外語的高素質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教育鏈的最高端,專業課程在研究生培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課程的全英文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利用全英文課堂傳授專業知識,可以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擴展專業視野,了解學科進展,提高國際交流能力。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思想以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推進和深化,對生態學專業高級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進一步增強。在這種背景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將國際化辦學作為學校發展戰略,推進研究生專業課程全英文教學,探索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建設內容,涉及課程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團隊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本文以“現代生態學”研究生課程為例,從上述幾方面進行探討,希望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專業課程全英文教學之路,提升研究生應用專業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其他英文課程提供借鑒。
1 “現代生態學”全英文課程建設理念
現代生態學課程介紹了生態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原理,闡述了以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應用生態學部分,是生態學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教學中力求把各知識點融合到整體的生態思想中,突出對學生系統觀、動態觀、時空尺度觀等生態思維的培養,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八大以來,生態學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安全”等理念的提出,反映出生態學不僅單純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也需要與時俱進,支撐社會發展和國家需求。但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不僅限于某個國家,應拓寬至整個“地球村”。英語是主要的科技語言,是傳播理論知識的重要媒介,這就要求生態領域未來的人才能熟練使用英語獲取專業知識和交流。通過全英文教學,在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時,更有助于招寬專業視野,了解學科最新進展。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研究生,經歷了本科教育階段,大部分學生已有生態學及專業英語的基礎,具備接收全英文課程的基本條件;其次,研究生培養階段,導師要求學生加強英文科技文獻的閱讀,無形中提高了研究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增強了對全英文課程的接收能力。本課程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學科體系”教學項目中的重要部分,是推進生態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有益探索。
2 “現代生態學”全英文課程建設體系
課程體系是育人活動的總體方案,完整的課程體系是實現課程培養目標的具體措施,體系內容包括課程性質、課時、考核形式、課程大綱、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實現研究生培養國際化所賦予該課程的任務起到促進作用。本課程在專業基礎內容的層次上適度拓展深度,力求通過“層次性”和“高階性”,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生態學”是生態學專業研究生必修主干課,共32學時,每周2學時。使學生在跟上課程進度的同時又不會因為上課間隔太長而遺忘已學的課程內容。學生學習全部課程后,全面了解并掌握現代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前沿進展及其研究方法,了解全球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相互作用,進而引申到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長期、持續發展的途徑。
教育之道,教師為本。組建優秀的教學團隊是保障全英文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的關鍵。本課程教學團隊由5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穩定的科研方向的專業課教師組成,其中大部分教師具有海外留學和訪學經歷,能夠用較為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專業課內容。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把課程內容進行歸類和分組,有針對性的由團隊中每人承擔3-5章節的教學內容,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在選用教材方面,從理論內容、經典實例、章節分布和知識點體系完整度的角度出發,團隊成員查閱了大量的英文專著,并調研了國內外高校生態學專業的英文教材,最終選用了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出版的《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經典論著作為本課程的主要教材,制作全英文教學課件。課件內容除了基礎知識,還包括學科研究動態。在介紹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論依據時,還整理出國內外相關領域大家編寫的專著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清單等,方便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擴展專業知識。在整個講授過程中不求各知識點面面俱到,但求知識鏈的系統性強。同時計劃在教學課件的基礎上針對本專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編寫講義和教材,提升研究生的專業認同感。
考核方式采用多樣化,課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并掌握相關專業詞匯,并根據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況給出平時成績。教師在課堂授課時,會根據各章節課程內容設置不同專題,引導學生通過文獻查閱完成課程論文,同時鍛煉了學生閱讀英文文獻、使用英文表達專業知識、寫作英文專業報告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大膽發表觀點并進行分組討論,加強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主觀強化過程。最終的考試成績由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兩部分組成,旨在評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形式靈活的考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避免了專業課傳統閉卷考試時學生出現臨時抱佛腳式的死記硬背。
3 “現代生態學”全英文課程建設的建議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課程設計,做到以“生”為本,圍繞研究生創新培養目標,授課內容除了體現專業領域的前沿性、創新性和特色性,同時要把專業知識相關的詞匯、概念、原理和定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給學生,可以通過大量實例加強學生的理解。要兼顧學生的英文接受能力,為提升不同外語水平的研究生聽課效果,教師應對照全英文教學課件再提供一套與之內容相同的中文教學課件,便于學生課后參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議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組織學生上臺用英語匯報報告,充分地互動交流,快速更正知識誤區,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在每節課后提前給出下一次課的重點詞匯作為預熱材料,讓學生提前查閱。同時,為滿足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挖掘在線教學數據的價值。在教學任務結束之后,教師團隊應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測驗數據與期末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繪制學生對各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曲線圖,指導下一學年的教學。同時針對授課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構建互動式的評價體系,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之后的教學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為全面開展研究生專業課程的全英文教學提供經驗。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院校級研究生全英文課程建設項目
參考文獻
[1] 王藝,宮敬,李庭宇.計算流體力學研究生全英文課程初步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6,33:221-223.
[2] 黃亮亮,桂良英,李艷紅,曾鴻鵠.“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課程全英文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9,1:174-176.
[3] 陳洪美,金云學,張靜,王曉麗,劉寧.《現代工程材料》研究生課程全英文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7:148-149.
[4] 武秀香,曲學彬,熊曄,李風,高殿帥,姚瑞芹.基于問卷調查的研究生神經生物學全英文教學分析[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0):835-836.
[5] 朱敏,朱鈺方.全英文“納米材料”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探索[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8,40(4):3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