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武東

摘 要:針對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精神,進行探討《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改革方案,并結合教學經驗對教學理念與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關鍵詞:課程改革;管理信息系統;知識-實踐-項目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適應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1]。當前,高職教育面臨有利的發展機遇,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和轉變觀念,加強專業建設, 深化教學改革, 努力辦出特色,方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2014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職業教育要走校企結合、產教融合的道路,建設和加強教學實訓基地,打造教練型的師資隊伍。2015年教育部調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使之更加符合現代產業發展的要求,更加強化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更加注重技術技能人才系統的培養。
在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大量精通管理和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復合型人才,經濟全球化、消費者購買行為個性化及物流網絡化等發展趨勢,迫使企業更加重視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管理信息系統這門課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至今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高速發展過程中,關于管理信息系統人才的標準呈現多樣化,造成了這門課程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本文結合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進行教學研究,調整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改革,以滿足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本人從事《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工作多年,下面結合具體授課經驗,提出一些課程改革建議與實施路徑。
一、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信息管理專業建設必須緊密聯系社會需求,研究專業特色,制定科學可行的課程[3]。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雖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但是在課程設計理念和思路上不能適應當前的高職學生的認知和企業對管理信息系統人才的需求[2]。
1、課程設計理念。面向工作崗位、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典型工作過程為依據選取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職業發展需要。
2、課程設計思路。課程設計思路以項目驅動+老師命題+學生分組實踐+學生演示+師生評價的模式。選擇真實的項目案例,經過適當的刪減,去掉過分復雜的業務邏輯部分,突出重點內容和知識點。在項目教學中采用“KPP”(知識-實踐-項目)的教學設計思路。(1)知識講授階段。引入項目,吸引學生的興趣,給出項目要求和要用到的知識點,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引領學生學習。本階段的目的是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理論基礎,實踐證明,如果學生沒有理論基礎,就業之后,學生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實踐階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分析、提出案例的解決方案,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方法之后,進行上機實訓。讓學生根據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各個階段,體驗整個軟件項目實施的過程。(3)項目強化階段。導入真實的工程項目,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鍛煉自己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工程完成之后也給出參考解決方案,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提高。
二、教學內容設計
本門課程主要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關于理論教學,表1給出理論知識模塊和對應的課時安排。
實訓教學是本門課程的重要環節。根據授課班級人數,以4-5人一組,進行分組實驗。加強學生的實踐和項目的實施,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提高教學效果[4]。下面是具體實訓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統認識與準備,4學時。選擇“某某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實訓項目,選擇程序開發語言及數據庫軟件。
第二部分:系統分析,4學時。完成可行性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流程分析,了解系統分析的內容、掌握業務流程方法、會編寫信息系統分析報告。
第三部分:系統設計,10學時。完成概要設計、處理流程設計、輸入輸出設計、代碼設計、數據庫設計、編寫程序設計說明書,能夠正確運用系統設計的方法,提高系統設計實踐能力;
第四部分:系統實施,10學時。編寫源程序、完成各功能模塊、進行系統測試與調試、編寫系統使用說明書,能夠正確運用系統實施方法提高系統實施實踐能力、培養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的能力、掌握系統集成測試、調試以及維護的步驟和方法。
三、 教學方法與考核
教學方法采用講授+小組實施項目+小組分階段報告[5]。每一個模塊完成后安排學生以PPT形式來進行匯報,演示完成的模塊,其他小組觀摩并提出相關問題。而考核采用以下方式:
(1)學生按實訓項目要求書寫實訓報告文檔,符合實訓教學的要求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指導教師對實訓報告進行批改、評分;(2)學生演示完成的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小組間進行互評,最終由指導教師評價并評分;(3)增加過程性考核。
四、師資隊伍建設
由于高職院校的專業課師資比較缺乏,可采用深度校企合作進行解決。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隨著計算機技術、管理技術等學科的發展,教學內容需要不斷的更新發展,在條件允許下,聯合企業師資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啟動學徒制,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享師資資源,共建實訓基地。
尤為重要的是要建立穩定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團隊,統一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等。
五、存在的問題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需要前修課程數據庫原理與技術、程序開發語言、軟件測試等課程的鋪墊,對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實踐案例教學為導向的教學,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又提出新的標準,教師需要深入企業一線,了解最新的技術,這樣才能保證課改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王剛. 高職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改革探討[J]. 山東工業技術, 2013(13):214-214.
[2] 曹永峰, 林家輝. 高職信息管理專業建設的內容[J]. 職業技術教育, 2008, 000(002):12-13.
[3] 韓坤, 李斌. 高職類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科技信息, 2009(26):180-180.
[4] 李旭輝, 程剛. 基于實踐教學的《管理信息系統》教學內容體系研究[J]. 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13, 13(2):17-18.
[5] 周梁, 陶皖.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究——以安徽工程大學為例[J].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8, 38(06):88-91.
作者簡介:李瓊(1983.10-),女,安徽宣城,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數據挖掘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gxyq2019254);校質量工程項目(yj2019j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