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莉莉
摘 要:實戰化教學是軍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造就大批“能打仗、打勝仗”軍事人才的基本途徑。本文從分析實戰化背景下編程語言的重要性著手,提出了在實戰化背景下,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思想、教員角色定位的轉變,以及課程的教改思路和具體措施,讓《程序設計》教學能更好地面向未來發展,幫助學員提升職業競爭力。
關鍵詞:軍校;實戰化;程序設計;教學改革
實戰化教學以習主席強軍目標為引領,立足部隊崗位需求和個人發展需要,為貼近戰場、貼近實戰,倡導將新技術及時引入教學內容,以提高崗位實踐任職能力為目標的戰略思想,這給軍校高級程序設計課程改革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程序設計作為理工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其課程地位一直都是作為編程技術的入門課。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編程語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程序設計的教學中,授課教員們發現需要適時地調整一些教學內容,并進行一定層次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適應目前實戰化教學目標和未來核心技術發展的需求。
一、實戰化背景下程序設計課程的重要性
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深入,以通過計算機獲取、整合、運用信息等能力為主的信息素養,是現階段對軍人素質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加強學員的信息素養教育是軍校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任務,提高學員計算機軟件編程的能力,使學員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及編程技能,學習和理解計算機如何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對培養學員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而這種能力恰好是軍校學員應該具備的信息素養[1]。
二、實戰化背景下程序設計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不能貼近實戰的需求
目前,程序設計課程主要還是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場地依托教室和實驗室,內容上側重編程思想理論知識的灌輸,實踐教學以傳統算法的實現為主,不貼近部隊實戰的需求;教學方法上只注重課堂講授,沒有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學員過多依附于教員,積極主動發揮的較少,部隊反映畢業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和動手能力差,第一任職崗位任職能力不理想。
(2)教學內容規劃不合理,不能解決崗位能力的需求
目前,我院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大多是以語法知識為主、程序開發為輔,理論學習為主、上機實踐為輔;理論講授與上機實踐是分開授課,不在同一個教室,理論課枯燥無趣,而實踐課又由于學員人數太多而難于管理,從而導致學員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欠佳,學習計算機軟件編程多數是為了應付考試,實際動手編程時卻不知從何下手。以上各種因素共同影響和制約著程序設計課程授課的效果,更不能滿足實戰化對編程技術人員的任職崗位需求。
(3)教員對實戰化教學認識不足,摸不清崗位任職需求
軍校實戰化教學中教員隊伍的建設參差不齊,對實戰化教學的認識不足,實戰化教學理念樹立不牢。在“灌輸式”教學習慣的長期影響下,習慣于追求專業課程教學的系統性、完整性,就理論講理論的傳統教學思維根深蒂固。同時,由于缺乏部隊任代職經歷,對部隊建設的實際不夠了解,對學員畢業后的崗位任職需求摸不清楚,對未來作戰需求的定位不準。因此,實戰化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實戰化背景下程序設計課程改革策略研究
(1)翻轉教學模式,提高自主學習動能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以實戰形式作為參考創新教學模式,按照“立足任職需要,理論實踐并重,加大實踐實訓,嚴格組織實施”的思路進行教學方式改革[2]。引導學員進行編程思維訓練的探究,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教學模式,提高學員的編程能力、團隊協作、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從“講授-實踐-再講授”傳統模式,轉變成“實踐-講解-實踐”的翻轉課堂模式,即課程授課模式以學員實踐教學為主,由教員制訂實戰的程序設計項目實施計劃、項目要求,而學員根據此教學目標,進行“自學-組團-討論”模式實施分組教學,教員的任務就是根據學員分組教學探討的問題再進行講解,讓學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實現分組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
2、優化教學內容設置,緊貼實戰需求
要想實現實戰化教學,首先考慮教學內容要貼近實戰,將部隊關注的問題適時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因此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重組與革新。即將課程內容歸納劃分為:數據的輸入、存儲、處理及輸出四個知識模塊。在程序設計的教學中,其教學案例圍繞武警遂行任務信息指揮系統中,指令發送、接受以及決策等三個任務開展,即完成數據輸入和輸出、數據的批量存儲及如何實現策略優化的算法設計四個核心內容展開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對知識體系的整合和分解,讓學生加深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認知并體會到語言的學習不是孤立而枯燥的,而是創作的沃土,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和發掘學生創新的潛能,更好滿足未來核心技術發展的需求。
3、服務基層部隊,積累實戰經驗
為了解決實戰化大背下教員隊伍實戰經驗不足問題,首先需要通過加強實戰化教學培訓來明白什么是實戰化教學以及為什么要進行實戰化教學,最后才落實到思考層面,即如何開展實戰化教學等問題。其次,鼓勵去基層部隊代職,參加實戰背景下的官兵訓練及重大演習等活動,把訓練取得的成果引入課堂,豐富實戰化教學內容,積極投入實戰化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浪潮,研究教學,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教學,不斷探索實戰化教學的精髓,讓教學真正源于部隊,并服務于部隊,從而提升實戰化教學質量[3]。
四、結語
實戰化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伴隨我軍戰略轉型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的不斷變化,軍隊院校的實戰化教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方法手段等也應隨之改變。本文針對當前軍校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優化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提出建議,旨在讓教學更好的服務于實戰,為推進軍事院校教育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參考文獻
[1] 何定養,郭軍,崔崇立等.新形勢下軍校教員實戰化教學能力建設研究[J].科技世界,2019(6):277-279.
[2] 王成學,單岳春,鄒本貴.軍隊院校實戰化教學教員隊伍建設探討[J].大學教育,2017,5: 167-169.
[3] 曲長文,周強,李健偉.軍隊院校推進實戰化教學探析[J].觀察思考,2018,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