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健
摘 要:本文以新形勢為背景,針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進行了分析,首先對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然后對新形勢下國企工作工作的改進措施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為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借鑒依據。
關鍵詞:新形勢;國有企業;工會工作
一、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有企業不斷更新換代。為了能夠在許多公司脫穎而出,我們需要改變目前的工作問題,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我們需要調整工會勞動法觀念,進而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但是在新形勢的背景下,國企工會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職工被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工會的工作對象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最近隨著國有企業管理集團的改革,原有的管理集團被劃分為不同的管理層,如董事長和董事長總干事。他們的工資也發生了變化,完成了年薪制和股份制的分配。對企業來說,企業是科技人員,視其工作性質和技能而定;高級技術人員分工。公司的底層有許多員工。他們根據自己的勞動力領取相應的工資。
2.工人之間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使工會很難保護自己的權利。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大多數國有企業對高科技人才實行高收入政策。企業職工收入差距擴大,大多數普通職工收入相對較小,但是,工會不能在這方面作出任何重大改變。工會也非常關心處于危險中的群體,只能盡最大努力支持特別貧困的工人。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員工會有負面情緒,尤其是對高科技人才的高收入政策,他們無法理解。認為自己的工資待遇是不公平的,認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并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回報。長時間下去的情況下,一些工作人員就會辭職,并且會失去工作的積極性。
二、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的改進措施
在社會經濟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改革勢在必得,就必須對企業的組織結構、產業結構和團隊結構進行調整。因此,工會的工作不符合現階段的要求要適當調整,改變現行工作和操作規程,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的工會工作。主要的改進措施如下:
1.加強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能力,提高工會就業能力。為了可以有效激發國企工會工作的價值和作用,要以提高組織干部的素質為目的,進而提高國企工會的工作質量,提升工會工作的效率。國有企業加強工會組織能力的具體措施是:搞好工會組織。國有企業改革要組織更多不同群體的工人,對于農民工而言,會屬于社會底層和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幫助;其次要改善工會工作的缺陷,建立良好的群眾基礎。加強工會工作,逐漸建立完善的工會工作制度,從而保證國企工會工作的規范性。同時,要提高工會組織的整體質量,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實際工作中,職工要學會貼近職工,深入職工生活,聽取職工的意見和想法,為職工說話,做職工最可靠的人。
2.提高工會工作質量,提高服務質量水平。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結構的好壞決定著工會工作的水平,因此,有必要提高工會工作的質量。面對工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因為工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此外,工會組織人員也必須具備相關知識。目前,工會的內容包括保護職工權益,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職工權益,干部必須了解不同領域,詳細學習有關勞動和工會工作的法律法規,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幫助職工做得更好,進入可以更好地發揮維權功能。
3.做好民主管理工作,并且要以職工為中心,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職工要嚴格履行職責,遵守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公司應建立公開透明的制度,并對員工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保證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全面、有效落實,樹立職工當家作主的責任感,組織召開國有企業發展創新會議,積極鼓勵員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為企業發展健康持續性工借鑒依據[1]。
4.把發展國有企業作為提高國家工會維權能力的前提。在國有企業改革中,要把工會視為企業發展的前提,做好相關服務工作,鼓勵職工全身心投入到企業工作中,經常開展及時了解職工思想、維護職工權益的活動與企業發展、企業穩定發展掛鉤,加強員工文化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敬業精神,在勞動者權益受到傷害時,國企工會要維護勞動人員的合法權益,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有效保障;但是,在勞動者遇到重大困難的時候,而對于國企工會而言,要對員工遇到的困難提供幫助,了解員工的工作生活,真心忠實的為國企工會工作而努力,從而可以促進國企工會發展的可持續性[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的背景下,國企工會工作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國企的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揮國企工會的價值和作用,必須進一步改進工會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會工作的質量,拓寬工會人員的專業知識面,使工會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組織更多的人參加活動,工會管理者要與員工溝通交流,并充分理解他們的目標,加強工會保護職工切身利益的能力。總之,工會工作要與國有企業工作相銜接,實現共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新力.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如何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J].文存閱刊,2020,(2):200.
[2] 李陵.國企工會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探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