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蘊玲
(福建省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福建 石獅362700)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讓教師能夠全面、科學地看待教學過程。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教學內容,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走進教師的視野。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為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提供了可能。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信息技術的特點出發,為信息技術教學創設豐富的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的輔助作用,最大限度拓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本文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進行探究。
信息技術,是配合其他教學活動的基礎所在,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需要提升信息技術在各學科中的應用比重。信息技術配合相應的學科教學,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比如,一些微課的使用、課后開放性作業的探究等,都是建立在相應的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在當前學校教育中,信息技術課程比較全面、系統地開展,能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為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教學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特別是在課堂互動方面,信息技術的出現為課堂互動提供了新的平臺、新的可能。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教學不再強調單一層面的語文、數學等文化知識的掌握,而是強調建立在綜合發展基礎上的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如今是一個信息化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信息技術,同時信息技術也廣泛融入教學。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的能力發展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以及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首先,從學生身心發展看,青少年學生各方面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其次,信息技術課堂應該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堂,不僅僅要開展理論性的教學,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操作。比如,在“畫大樓”的教學中,教師演示相應工具的使用效果,緊接著學生要開始練習,真正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完成畫大樓的具體操作。此外,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情境創設、小組合作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能夠保持對課程內容的新鮮感。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真正創設高質量的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傳授者,學生作為學習者和接受者,兩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進行融合的,比如創設開放性課堂,可以讓學生真正主動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在“輸入謎面,猜謎底”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將這項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預習然后自主上課。這項任務比較簡單,主要是文字的輸入和謎底的準備,學生可以提前進行準備工作。一般來說,創設開放性課堂,角色互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的難度,如“動畫作品”“文本特效”等難度偏大的內容,便不適合創設開放性課堂。另外,學生由于知識經驗等方面的限制,他們闡述的內容可能不夠完善,此時教師便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深化教學內容。這樣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可見,創設開放性課堂,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平等,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教育不僅要關注知識和方法的傳遞,還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能夠真正將信息技術學習和興趣點有效融合起來。任務驅動型教學方式具有激發興趣的作用,比較適合復習課和練習課。教師要通過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獨立或者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相應的作品,通過作品了解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為接下來針對性的教學奠定基礎。在任務驅動型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興趣點以及最近發展區出發,充分發揮任務導向型教學方法的作用。比如,在“動畫作品”的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豬佩奇》《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作品引入其中,讓學生試著開展一些簡單的動畫制作,這樣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興趣點,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力。從任務目標出發,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創作環境,同時不要對學生創作的形式和內容做過多的要求,只要達到任務目標即可。任務驅動型教學方式能夠將信息技術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融合起來,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師應該從具體學情出發,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有限的,不足以滿足學生當前的學習需要,教師有意識、有計劃地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在“熟悉鍵位分布”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引入一些游戲活動或比賽活動,讓信息技術學習不局限于單純的知識學習,轉變為多層次、多方位的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如,在“初識畫圖軟件”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不拘泥于教材中“畫卡車”“畫星空”等模板,讓學生自主尋找信息技術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信息技術教學是當前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有效結合起來,真正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無論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還是創設開放性課堂、采取任務驅動型教學、豐富學生的體驗,都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推動其他科目教學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