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陳誌
[摘要] 目的 探討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該院進行失眠治療的患者10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應用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實施不同方法治療后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1%高于對照組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9%低于對照組2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41,P<0.05)。結論 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提高患治療后的睡眠質量。而且通過加強溝通還能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緩解,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形成。
[關鍵詞] 辨證取穴刮痧;情志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a)-01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selection and scraping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or insomnia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51 cases each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cupoint scraping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nursing. Compare th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mplement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1%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20,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3.9%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1.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141,P<0.05). Conclusion Diagnosis of syndromes and acupoint scraping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nursing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fter treatment. Moreover, by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 the unhealthy emotions of the patients can be relieve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can be increas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nd acupoints for scraping; Emotional nursing; Satisfaction; Treatment effect
失眠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的表現形式,在臨床中主要的表現特征是入睡難、睡眠時間短以及頻繁清醒等[1]。這一系列的表征癥狀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頭昏頭疼、疲憊無力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能會增加危險因素的發生,因此在出現頻繁性睡眠障礙時需及時地入院進行檢查治療[2]。臨床中對于該種疾病的治療常用的是催眠藥物干預,但在長時間使用后藥物的耐藥性會增加,治療的效果會隨著時間而減退。而且在長時間服用西藥后,患者對藥物會產生很大的依賴性,藥物一旦停止就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反應,逐漸地不被臨床患者所接受[3]。中醫提出采用穴位刮痧治療,該文為探討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的效果,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該院進行失眠治療的102例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進行失眠治療的患者10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1例。
納入標準:①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失眠的診斷標準確診為失眠;②患者及家屬知情該次研究;③患者無精神、意識障礙,能夠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患有其他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②合并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③重要資料不全的患者。
對照組男25例,女26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8.5±7.1)歲。研究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8.6±7.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藥物治療,給予患者口服艾司唑侖(國藥準字H20063438;規格:2 mg)指導,于每日睡前30 min溫水沖服,服用劑量為2 mg/次,1次/d,連續治療3個月。
研究組應用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辨證取穴刮痧方法如下:根據患者身體的不同情況取相應的穴位進行操作。比如諸證可以選擇百會、風池、心俞穴等;脾虧虛加選脾俞;心腎不交加選腎俞;肝陽問題加選肝俞等。進行刮痧前需要用濕熱的毛巾擦洗患者的皮膚,清潔后將凡士林均勻地涂在皮膚處,右手拿刮痧板,對準穴位后沿著一個方向進行刮,直至患者的皮膚下出現深紫紅色及黑色的斑點。于每日下午給予患者刮痧操作,間隔4 h后在重復1次。連續治療3個月。
情志護理方法如下:①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介紹刮痧治療的優勢及成功案例,增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信心;②及時地觀察患者的情緒,主動積極地與患者進行交流,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情緒,讓患者在治療中保持心情的舒暢;③鼓勵患者日常多與朋友進行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及事情,可以通過聽音樂、散步等加強與他人的溝通。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實施不同治療方法后的效果。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對失眠療效的判定來評價,分為4個等級。痊愈:患者的失眠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能獨立睡眠持續5 h以上;顯效:患者的失眠癥狀明顯的改善,能獨立睡眠,但時間持續<5 h;有效:患者的失眠癥狀有所改善,自主入睡的時間較長;無效:均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51×100.00%。對比兩組在實施不同方法后出現的皮疹、惡心嘔吐以及乏力不良反應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1%高于對照組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9%低于對照組2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導致失眠發生的因素有很多種,患者的年齡、心理、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等都與失眠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加,失眠的發生率也在呈逐年上升趨勢。張鵬等[4-5]研究中提到,失眠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睡眠不足會引起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導致患者對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失去興趣,嚴重的可能還會引起不良事故的發生,因此失眠的發生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危害。臨床中對于失眠的治療常用方法是通過藥物干預來促進患者的睡眠,常用的藥物有艾司唑侖、谷維素等多種。該次研究中選擇的是艾司唑侖,艾司唑侖是一種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其作用機制是艾司唑侖跟患者細胞上的γ-氨基丁酸苯-氮類受體發生作用,從而形成一個氯離子通道[6]。氯離子通道開放后就會增加氯離子流入到細胞內的水平,從而會對患者神經元的放電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神經元的興奮性,從而能發揮鎮靜、促進睡眠的作用。失眠的治療過程是比較漫長的,患者需要長期的持續服藥。有大量的研究發現,艾司唑侖雖然有較好的促進睡眠作用,但是隨著長時間的服用,機體逐漸的對該種藥物出現了抗藥性,其治療效果也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降低[7]。而且長期持續性地服用患者會對其產生依賴性,在停藥后可能會出現抑郁、激動等撤藥癥狀。而且西藥對人體有著一定的傷害,長期的服用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阻礙了患者的恢復,因此逐漸不被臨床所接受。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穴位刮痧逐漸出現并被廣泛應用于失眠的治療中。刮痧是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不僅操作比較簡單,而且安全性比較高,其使用的范圍比較廣,治療上的局限性較低,逐漸被應用于臨床失眠的治療中[8]。中醫學上認為,失眠是由于患者多種原因導致患者的氣血不足、脾腎虧虛,從而引起睡眠質量差的現象。加上患者長期睡眠不足,不良情緒也比較嚴重,進而就會引起失眠。通過對患者進行刮痧可以促進血液及淋巴的循環作用,加強對末梢神經與肌肉形成的刺激,從而調整患者的內分泌系統[9]。通過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刮痧穴位能夠從根本上起到作用,俞穴是臟腑通過氣輸灌注的一處穴位,對脾俞、心俞進行穴位刮痧能夠讓患者的身體保持在一種平衡狀態,肝俞對肝臟起到瀉肝作用。在刮痧的過程中還給予患者情志護理,通過該種護理能夠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及時的了解,能夠緩解患者出現的應急反應,平穩患者的情緒[10]。而且在護理過程中會向患者介紹有關治療成功的案例,著能夠極大地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自信心,使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李國秀[11]運用辨證取穴刮痧方法對60例慢性失眠患者的研究中發現,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0%,其治療的有效率有待提高。 范榮娥等[12]對52例長期失眠的研究中,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辨證取穴刮痧,結果顯示:痊愈8例,顯效14例,有效8例,無效22例,治療總僅為57.69%;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情志護理,結果顯示:痊愈24例,顯效18例,有效8例,無效2例,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96.15%,表示在失眠患者中應用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的效果。在給予患者實施情志護理之前向患者介紹其相關的過程及優勢能夠加強患者對疾病及護理的認知,通過列舉其優勢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增加治療的依從性。通過給予失眠患者治療過程中配合情志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緒,從而能夠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加上鼓勵患者多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運動,豐富自身的活動范圍、力度能夠促進患者的睡眠,從而對失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通過該研究可以發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1%高于對照組80.4%(P<0.05),表明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對疾病治療的效果。在治療失眠中沒有應用藥物的干預,因此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同時研究發現,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9%低于對照組21.6%(P<0.05),表明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能夠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這極大減輕了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傷害,從而能夠促進患者治療后的恢復。
綜上所述,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提高患治療后的睡眠質量。而且通過加強溝通還能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緩解,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唐向東,李桃美,張繼輝.失眠癥的臨床評估與治療[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7,50(1):3-4.
[2] ?辛海,張健,張廣中.真武湯配合針刺治療失眠的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13(1):380-382.
[3] ?蔡艷,葉玉妹,張濤,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陰虛火旺型更年期失眠療效及對患者睡眠質量、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56(9):38-42.
[4] ?張鵬,趙忠新.重視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的臨床實踐[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8):561-564.
[5] ?張海英,韋小霞,雷龍鳴.循經推拿足三陰經調治失眠型亞健康狀態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23(7):1616-1619.
[6] ?馬曉芬,吳筠凡,曾少慶,等.未用藥原發性失眠患者靜息態下功能磁共振成像腦區比率低頻振幅的變化[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7,16(7):701-705.
[7] ?郭為,王健,高文斌,等.單純認知行為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催眠藥物遞減方案治療失眠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內科雜志,2019,58(1):56-62.
[8] ?蘇國磊,侯江紅,呂沛宛,等.挑治療法聯合酸棗仁湯對睡眠障礙患者神經內分泌、認知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11(10):220-222.
[9] ?胡維明,龐楠,惠李,等.睡眠障礙、抑郁和焦慮情緒對醫護人員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9, 28(7):586-591.
[10] ?王亞輝,郝淑芹,趙保禮,等.腹針聯合推拿手法治療頸性眩暈患者睡眠障礙及心理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8,40(9):695-696.
[11] ?李國秀.辨證取穴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J].護理學雜志,2007, 22(9):41-42.
[12] ?范榮娥,李曉霞,李可法.辨證取穴刮痧結合情志護理治療失眠52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9,12(7):94-95.
(收稿日期: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