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艷
摘 ?要: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大語言,因為缺少使用的大環境,學生能學,但沒有練習的機會和使用的意識;又因為思維表達形式與中文表達存在著差異,因此總是犯一些錯誤;還因為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學習興趣“隨時劇減”,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教學質量,延誤了教學正常進度。基于此,本文以小學英語課程為例,探究改善英語教學環境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困境;改善途徑
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需要師生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地教學;英語學科也有自身獨特的特點,更為重視基礎性、探索性、實踐性、主體性,需要講究方法,追求效率。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讀,學生跟;教師寫,學生記”的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因為它凸顯了師本理念,且枯燥乏味,難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為此筆者發揮教師素養,立足實際,踐行了一些新穎、趣味、符合主流教學思想的教學理念與手段,以期能改善教學現狀,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一番努力后,終有所獲,如下所示: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情境教學模式是當下較為盛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特點是成本低,形式多樣,靈活便利,只需要教師發揮教師素養,結合實際創設出一些生動、形象、符合學生口味的教學場景即可,且效果顯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情感共鳴,降低理解難度。導入活動是一堂課的開始,好的導入活動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受到了教師,包括筆者的重視。在傳統的導入活動中,教師總是用三言兩語一筆到過,學生聽得無趣,教師說得缺少激情,因此筆者想要將情境教學模式引進導入環節中,以期能給學生帶來多重學習體驗,點燃課堂學習熱情。
如,在學習“I'm Sam.”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分析了學情: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在興奮之余難免存在一些畏難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創設一個英語情境作為導入活動,即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了相關的英文兒歌,歡樂的旋律,簡單易懂的歌曲,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很多學生不由自主地跟唱起來,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再如,學到“It's red!”這一單元時,同學們需要聽懂、會說、會讀“red/blue/green/black/yellow”等詞匯。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筆者首要的目標就是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其愿意跟隨筆者學習,因此筆者創設了游戲情境作為新課的導入環節,即筆者先教授學生單元必學詞匯,然后隨機拿出顏色卡片,邀請學生用英文說出卡片的對應顏色,回答正確的學生即將獲得一張卡片,最后憑借卡片的數量抽取神秘大禮。在游戲與禮物的雙重刺激下,課堂參與度得以提升,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將情境教學模式與課前導入活動進行了有效的結合,效果顯著,值得肯定。
二、師生互動,營造氛圍
新課改背景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代替了教師主導、學生跟隨的舊有師生關系,更科學、合理,由此改變了教師教學態度:使其更為肯定學生的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也改變了學生學習心態,他們敢于爭取自己的權利,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看法,由此營造出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如,在學習“This is my mother.”這一單元時,教學目標是認讀、會說“father/mother/grandpa/brother/sister”等詞匯知識;會用“This is my…”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為了完成這一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筆者布置了課前任務,要求學生帶一張全家福照片來學校。教學活動開始后,筆者檢驗了大家的作業成果并給予了表揚,之后帶領學生加入到“我想認識他或她”的游戲中,即隨機走到一名學生的面前,拿起他或她的全家福照片,詢問上面人物的身份,獲得大家的回應。在筆者的示范下,大家紛紛效仿并自由行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關系。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重新審視了與學生之間關系并主動接近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由此營造出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實踐練習,培育素養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取得分值、獲得教師的表揚,而是學有所用,學能所用,為此筆者會增加教學實踐活動,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練習英語的最佳環境,以期能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筆者一般情況下會用英文講課、用英文提出問題,目的是鍛煉學生聽與說的能力,創設英語學習大環境;其次,筆者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邀請外國有人在線互動,讓學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語,也為了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如果有時間,筆者還會帶領學生去街頭“偶遇”留學生,主動與之對話,糾正自己的讀音,練習自己的表達;最后,筆者會進行家校聯合教學,讓學生家長與學生一同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練習英語。筆者相信上述活動過后,大家一定會進步,改變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學得更好,用得更熟練,由此提升了自身英語核心素養。
綜上,在英語教學工作中,師生總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各種問題,導致教學質量不佳,為此筆者結合實際提出了上述幾點建議,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且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得出“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是最佳教學狀態,也是一名優秀教師應該秉承的教學原則,大家無需拘泥于某種方法、某種模式,只要符合實際即可。
參考文獻:
[1]鄒雪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6).
[2]孫莉.淺議小學英語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好家長,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