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紅
摘?要:語文復習課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復習能幫助學生強化對知識的記憶、整理系統化的知識點,從而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靈活運用。在實際的教學中,初三學生正面臨中考、升學的重壓,課程和學習任務都變得繁重和緊迫。并且教師所使用的復習方式過于傳統,沒有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導致復習效果差,成績得不到提升。如何幫助學生提升復習質量?本文就對初三語文復習的有效性教學方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三語文;有效復習;教學實踐
想要在中考的過程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鞏固和復習。有效的復習方式能發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愿加入到復習活動中,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實現有效復習。
一、問題由淺入深,把握知識要點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層次是不一樣的。問題難度過高,學生不能理解和解答;問題過于簡單,又不能提升學習效果。所以,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學生的不同學習和理解能力,結合學生的實情進行問題的探討。只有通過設計層次合理的問題,既讓學生快速回答出來,還能保證回答的正確率,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在復習《背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利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復習本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相信大家已經利用課余時間復習了這篇課文。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本篇課文中,作者講述了什么情境?想要表達什么?”這個時候,學生說:“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是作者回憶八年前,父親送自己上學時候的情境。通過父親‘背影的描寫角度,表現出作者和父親之間相互的愛。”等學生回答完成,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評價學生。接著,教師繼續引導,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大家想一想,在文章中出現了幾次父親的‘背影,又是運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來體現父親和兒子之間的感情?”學生說:“文章中有四次描寫‘背影的語句。首先,在文章的開始部位,用背影回憶父親的愛;然后,當父親買橘子的過程中,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其次,父親和作者告別后,作者看著父親的‘背影;最后,在文章結尾,作者在閱讀父親的信時回憶起父親的背影。”最后,教師用最后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這篇文章中,當父親為兒子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你能從文中感受到什么心情?”學生說:“在這篇文章中,父親為兒子照看行李,并且和雇工講價,在送兒子上車后又是選定座位,又是叮囑兒子,囑咐茶房,最后為兒子買橘子吃。通過這些父親的表現中,可以體會到父親對于作者的關懷,體現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的提問環節,能讓學生逐漸理解文章的內涵,使學生體驗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復習效果。
二、系統梳理知識,構建知識框架
在語文復習中,每個知識點都是相互零散,卻涵蓋著整個復習過程。所以,為了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為學生系統的梳理知識,進行整合,并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提升復習效果。
例如,在梳理語文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中考的題目類型進行整理歸納。中考題目類型中,包含基礎性知識、閱讀方面、古詩詞和寫作等內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這樣的類型進行整理。如,在整理基礎性知識的時候,生字詞、句子等內容就可以讓學生重點掌握;在整理閱讀部分的時候,可以篩選出不同文體的閱讀形式;古詩詞基本上以理解背誦為主;寫作部分可以通過話題談論進行整理。只有清楚地了解中考的題目類型,教師就可以在語文復習中,為學生梳理、整合語文教學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的整個知識系統。
三、強化重點復習,合理利用時間
初三學生的復習時間很短,需要合理規劃時間進行復習。但是,在實際的復習中,教師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習題作為復習的主要方法。這樣的復習方式,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困擾,興趣得不到發展,復習效果也不能提升,還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復習效果。所以,在復習中,教師要規劃好復習重點,利用習題練習抓住重點知識進行訓練。閱讀理解和寫作是分值占比比較大的,教師就可以增加學生對于閱讀理解和寫作的練習。當學生完成閱讀理解后,一定要認真地分析和總結閱讀理解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當然,學生也可以將閱讀理解的思想感情帶入寫作練習中。通過強化教學重點的復習手段,幫助學生脫離了大量重復單一的機械練習,既合理利用了時間,還能提升復習效果,對于之后的考試成績也有所收獲。
綜上所述,有效的復習能讓學生快速提高自己的成績,培養自我學習能力,發展興趣,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同樣可以不斷強化自己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掌握,讓自身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對于復習階段的教師來說,選擇正確的復習教學策略,可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復習道路上行走,可以為學生構建正確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完成高質量的復習,最終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光.提高初三語文課堂效率之我見[J].新課程(中旬),2014年01期
[2]周琰.芻議初三語文讀寫復習中的“引導自學”[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