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勝
摘 ?要:計算能力是數學基礎能力之一,也是數學極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培養計算能力,不僅能夠促進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提高數學學習的成績,也能夠開發智力,促進心智的健康成長。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影響了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增強,限制了小學生學習的進程。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算理教學、競賽教學等教學手段教導小學生。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基礎階段,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影響著未來學習的進程。因此,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需要不斷培養數學運算能力,可以塑造學習的方式及方法,增強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的質量,為未來數學學習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認知計算法則
計算法則是在計算中的規則與過程,是解決公式的必然規則。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認知計算法則,不僅是當下的學習需求,能夠增強邏輯思維,還是未來學習需要,能夠為將來難度較高的運算提供有利的基礎。小學生學習數學計算課程時間較短,無法完全理解計算法則的含義,從而影響了計算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因此,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導小學生,幫助小學生認知不同的計算法則,發展小學生的運算能力。
例如,教師數學計算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不同的視頻讓小學生觀看,以增強小學生對計算法則的理解。即,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老虎加上另一個老虎等于兩個老虎”的卡通視頻讓小學生觀看,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加法計算法則;教師可以制作“兩個長頸鹿減一個長頸鹿等于一個長頸鹿”的卡通視頻讓小學生觀看,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減。”的減法計算法則。小學生在認知計算法則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對計算法則的理解,提升計算法則的運用能力,還能夠培養科學的學習方式,塑造良好的學習意識。
二、融入算理教學,提高計算效率
小學生提高計算效率,有助于增強學習的能力,塑造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算理教學是教導學生計算的道理,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育。教師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影響了小學生學習的活力,從而降低了小學生計算的效率。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計算效率,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可以融入算理教學。
例如,小學生在乘法計算的運算中,教師可以先出一道14×3的題目讓小學生計算,再教導小學生14×3的算理。小學生在起初計算14×3的過程中,運算能力較弱的小學生需要列出公式進行計算,運算能力較強的小學生可以通過強大的計算能力口算出結果。教師針對不同計算能力的小學生可以教導其“14×3中的14是由1個十與4個一組成的數字,在運算中可以先計算10×3=30、再計算4×3=12、最后計算30+12=42。”的乘法算理,能夠讓小學生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道理,增強小學生計算能力能力。小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也可以自主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道理,既能夠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夠大幅提升運算的效率。
三、拓展競賽教學,突破運算極限
小學生數學學習中不斷提高運算的能力,即是不斷突破運算極限的過程。小學生突破運算極限,可以逐漸增強智力的水平,促進心智的健康發展。競賽教學是根據教材內容運用比賽競爭的方式教導學生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突破自我能力的極限,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缺乏教學手段,影響了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限制了小學生計算思維的構建。因此,為了幫助小學生突破運算的極限,教師在運算教學中可以運用競賽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將計算競賽教學制定為晉級賽制,規定答題時間及準確率,達到標準的小學生可晉級下一場比賽,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競賽斗志,讓小學生不斷增強計算的能力。教師針對不同難度的計算競賽可以指定不同難度的題目讓小學生解答。即,教師在制定由簡入難的題目時,可以依次制定一位數加減法運算、一位數乘除法運算、兩位數加減法及乘除法運算、兩位數加減乘除法混合運算等等,能夠有效區分小學生的運算能力,讓小學生認知自身運算能力的不足,從而有助于小學生完善自身的運算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的過程中培養數學運算能力,能夠有效提升數學學習的成績,推動數學學習的良好發展,增強邏輯推理能力,促進智力的發育。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算理教學、競賽教學構建數學運算課堂,為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秀清.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差的表現及對策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6(08):36-37.
[2]王紅娟,張彩琴,李亞群.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探索[J].新西部(理論版),2016(1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