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俠
摘?要:信息技術是當前教育工作領域一項全新的技術載體,在小學階段對于促進數學課實現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先進技術為依托,將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深化落實,讓學生在參與數學課學習期間能夠端正思想觀念,樹立良好學習品質。下面,主要就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數學課教學如何實現核心素養,深化落實展開合理的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育
引言:
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全新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開展執教工作期間,需要確定全新的育人目標,重點加強核心素養深化落實,在此基礎上改善和創新具體的授課環境。讓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并全面提高學生在數學課領域的綜合品質素養。
一、借助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培養正確文化觀念
在數學課上,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學功能的合理開發,在教學期間對具體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根據數學課上所包含的教學內容合理地搜集相關的文化素材,加強數學故事的全面整合,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文化觀念,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升整體的品質素養。
以“認識分數”為例,在教學實施期間,則可以在網絡等先進載體的助力下搜集相關的數學文化,將歐拉在分數方面的研究經歷以故事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呈現,通過生活案例的滲透讓學生對分數的概念和內涵形成準確的認識,進而讓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規范自身的態度和行為表現。
二、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直觀情境,培養數學聯想思維
在信息技術助力下,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改善授課環境對于實現核心素養深化落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組織教學期間加強情境有效構建,改善學生的課上學習條件[1],讓學生在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合理聯想和深入想象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課基礎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以“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為例,在組織教學期間則可以在先進載體助力下對具體的授課情境進行優化設置,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具體的模型,將生活中所對應的圖形在課堂上進行直觀呈現,如三角板、桌面等,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幾何思維的有效發散,進而加深對數學課基礎內容的掌握,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就具體的圖形特征進行分析,通過對比、歸納的方式總結三角形與四邊形之間的差異,讓學生在聯想記憶的過程中有效內化基礎內容,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更加精準。
三、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反轉課堂,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養引導下,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在數學課上的自主探究能力養成[2]。在組織教學期間,要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就課程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識點進行資源整合,在此基礎上設置反轉課堂,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程探究當中。
以“軸對稱和平移”為例,在教學期間則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搜集對應的圖形模型,然后在計算機的支撐下制作微課短視頻。之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微課中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在互動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兩種圖形所具有的調整,分析存在的內在差異。或者,引導學生在反轉課堂的學習環境下,就軸對稱圖形進行小組合作創新設計,對具體的創新靈感進行整合,并根據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就圖形模型進行自主設計,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創新思維意識的有效培育。
四、借助信息技術拓展實踐活動,培養數學創新素養
以核心素養為思想指導,重點培養學生在數學領域的創新素養,具有著十分突出的教學意義。教師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重點加強信息技術載體的合理開發[3]。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依托于先進的技術體系對具體的實踐活動進行合理規劃與拓展,讓學生在參與學習和針對具體任務進行實踐探索的過程中,能夠規范性掌握相關數學知識,也能夠促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進一步的夯實。
以“數據的表示和分析”為例,在組織教學期間,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就班級學生的身高進行調查,然后借助計算機的相關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制作統計圖,對班級學生身高分布趨勢進行分析,或者引導學生在先進載體助力下參與到數學文化以及相關主題活動深入探索當中,例如學生可以積極參與數學網絡知識競賽,或者就相關數學問題進行創新與探索。
結束語:
依前所述,在具體實施數學課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助力作用,以此為支撐,通過對教法的有效創新,將核心素養這一全新的思想觀念深入地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從而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化觀念,激發聯想思維,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探究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數學課領域創新素養的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崔源,楊麗琪,張博名.淺談信息時代下思維數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才智,2020(21):140-141.
[2]崔社超.試析信息化教學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的微創新[J].中國新通信,2020,22(12):177.
[3]鮮永太.如何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1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