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穎
摘?要: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文章情感理解、文言文理解、語文寫作都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然而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文言文仍然是許多高中學生無法攻克的重點與難點,許多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在課堂上昏昏欲睡,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效率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在如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改進文言文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诖耍疚膶耐ㄟ^“誦讀經典,提高鑒賞能力”“借助教材指導,激發學習興趣”“進行重點講解,幫助知識吸取”三個方面闡明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策略;方法講解
文言文作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的瑰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前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當今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需要不斷革新,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讀和字面理解上,而是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鉆研,深度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再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情感。
一、通過誦讀經典,提高鑒賞能力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手段之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閱讀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積累寫作素材。通過朗讀文言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結構,更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將抽象知識進行“內化”,進而更好地進行文言文學習[1]。
例如,在學習《離騷》一課時,由于屈原所寫文章體裁較為拗口,學生就讀這一部分已屬于難點,更何況是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則可以先鼓勵學生大聲朗讀《離騷》,在朗讀中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文章開頭就表達出了屈原憂國憂民的情感。在學生朗讀完后,教師則可以請一到兩名同學談一談自己所感受到的文章情感,充分交流后,教師則可以就部分重點展開講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程結束后選取一些別的文章讓學生進行品讀,繼而加深學生對于屈原所要表達情感的把握。通過此方法,學生可以在朗讀中體會文言文的語感,對于文章的額鑒賞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借助教材指導,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當今白話文有所不同,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相對較難,此時教師則可以借助一些相關文獻資料,結合多媒體來進行教學,以此類新興教學手段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興趣[2]。
例如,在學習《勸學》一課時,教師則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將《勸學》分為幾個段落,分配給不同的小組進行解答。開始時,教師可以先將較難的部分進行講解,結合教材,給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鍥而不舍”等詞語,鼓勵學生從文章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句子,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接著,教師則可以將任務分配給各小組同學,鼓勵小組之間交流合作,進行一場“教書模擬大賽”,從各小組中選擇出最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同時設置優秀個人獎,鼓勵一人帶動多人學習。將此方法運用于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三、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延申知識
文言文在語文考試中考查范圍較為分散,且“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意”等現象較多,因而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文言文知識需要學生不斷積累和練習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學中需要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文言文的相關知識[3]。
例如,在學習《鴻門宴》一課時,教師則可以進行重點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梳理本篇課文的重點與難點,進而更好地建立文言文知識體系?!安蝗患我灾链?,客何為者”,原應為“不然籍以何至此”譯為“不是這樣,我怎么會這樣對你呢?”本句采用了賓語前置,疑問代詞做了賓語,更加凸顯疑問語氣;此外,“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本句為判斷句型“……者……也表示判斷”,譯為:“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敝T如此類的句子,通過教師的梳理和重點講解,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句型,進而更好地將知識內化。
總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學的改革,高中語文教學應當與時俱進,將文言文作為日常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因此,作為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材料和學習空間,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學中耐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尋求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作為學生,應當配合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努力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偉.淺談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9):119.
[2]趙小波. 培養語感——關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教學策略[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3]高偉琴.淺談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0(1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