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二來 陳金鋒 肖春茍 楊濤 鄒錦慧


[摘要] 正常人體結構是針灸推拿專業的一門醫學基礎主干課程,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培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融“教、學、做”一體化,突出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作為形態學科的人體結構課程實驗教學顯得龍為重要,針灸推拿專業的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推拿治療學等課程與人體結構聯系非常密切,高職高專針推專業只在第一學期開設正常人體結構課程,沒有開設局部解剖學與腧穴解剖學課程,該文就近年來運動系統實驗教學作了分析探討與思考,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及臨床思維分析能力。
[關鍵詞] 正常人體結構;針灸推拿;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R19;G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b)-0169-03
[Abstract] Normal human body structure is a main medical course for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s.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medical colleges with the purpose of service, employment-oriented,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for high-quality and practical medical talents with outstanding practical ability. As a morphological subje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human body structure is importa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urse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s such as meridian and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therapy and human body structure is very close. The acupuncture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y offers normal human body structure courses in the first semester, and does not offer regional anatomy and acupoint anatomy courses. The paper has made analysis, discussion and thinking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xercise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clinical thinking analysis ability.
[Key words] Normal human body structur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正常人體結構是針灸推拿專業的一門醫學基礎主干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器官的位置、形態、結構特點及毗鄰的一門形態基礎課,是針灸推拿專業學生最早接觸的醫學基礎課程,加強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1-3]。正常人體結構的學習為后續課程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推拿治療學奠定基礎。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提出高等職業學校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該校明確:“立足肇慶、輻射廣東、面向基層(農村)、服務社會”的辦學定位,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輸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的實用型醫療衛生人才[4],結合肇慶周邊地區基層醫療單位人才需求及學校發展方向,2014年開始該校每年招收約100名針灸推拿專業學生。
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培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融“教、學、做”一體化,突出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它有著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形態學科的人體結構課程實驗教學顯得龍為重要,針灸推拿專業的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推拿治療學等課程與人體結構聯系非常密切,特別是運動系統、循環及神經系統,該文就近年來的運動系統實驗教學作了分析探討與思考,旨在培養學生的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及臨床思維分析能力。
1 ?針灸推拿專業運動系統實驗教學的現狀
針灸推拿專業作為新的專業,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等都在不斷的摸索,針灸推拿屬于中醫類別,開始時參考中醫專業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然而沒有結合專業特點,主要體現在實驗課時分配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單一等現象。
1.1 ?實驗課時分配不合理
2014年招收針灸推拿學生,到2017年,正常人體結構的教學大綱及教學進程參考中醫學專業安排72學時,包括人體解剖學與組織學胚胎學兩部分內容,其中運動系統占10~12學時,授課安排為運動系概述、軀干骨、四肢骨、顱骨、骨連續、骨骼肌各2學時,除運動系統概述采用理論教學外其他采用實驗進行教學。在12學時內完成運動系統基本結構學習,新生入學開課第5周才開始,1周授課6學時,2周內就完成了運動系統學習,作為一門醫學新課程很多名稱及結構都要識記,學生難以掌握。作為針灸推拿專業運動系統恰恰是要重點學習的章節,除了結構名稱外,骨性標志、肌性標志等知識點都需要掌握。
1.2 ?教學目標不適合
基于參考中醫專業的教學大綱,結合課時安排,運動系統要求掌握骨的分類及構造,各部骨的名稱、主要結構及主要骨性標志,骨連結的組成及運動方式,骨骼肌的分類、各部主要肌肉的名稱及主要肌性標志。這里對肌肉的學習大打折扣,卻是針灸推拿專業所需重點掌握的內容,因為高職高專類別大多只開設正常人體結構,沒有開設局部解剖學,在經絡腧穴學的腧穴學習中與正常人體結構中骨學、肌學的結構密切相關,因此必需增加各部肌學的名稱、起止點、層次關系及體表標志等教學目標更為適合。
1.3 ?教學方法單一
針對運動系統該校沿用除運動系統概述采用理論教學外其他內容開展實驗教學,保障學生對形態結構的認知、識記,一般分為老師示教、學生辨認結構、老師答疑及課堂小結等4個環節。每次實驗課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授課老師用30~35 min進行內容知識示教,隨后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參照教材對著標本、模型進行辨認,在課堂中學生有不清楚、不明白的結構請教授課老師,最后課堂10~15 min老師對學生提出較多的問題及重點結構進行小結。這種教學方法較單一,學生以被動學習為主,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團隊協作能力。
2 ?針灸推拿專業運動系統實驗教學的探討與思考
隨著醫學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高職高專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面向社會、面向基層培養應用型、技能型醫學人才,強調技術應用為核心,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本位,特別重視實踐教學,以夠用為度,實用為先,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5]。實驗課是學生理解知識和驗證理論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6]。作為針灸推拿專業運動系統教學,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和地位,對實驗教學改革從重新確定教學大綱、編寫專業特色實驗指導、推崇能力培養的多元化教學幾方面進行探討與思考。
2.1 ?集體備課,明確授課課時分配
作為新專業新課程的開設,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的摸索、發現問題、調研等方式進行改進。運動系統10~12學時完全不能滿足針灸推拿專業學生的崗位工作需求及能力培養,通過邀請相關經絡腧穴學、刺法炙法學及推拿治療學的專業老師進行共同研討,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真正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醫療衛生人才,一致認為參考康復專業90學時較為合適,基中運動系統為重點學習章節應占1/4約20~22節為宜,見表1。
2.2 ?結合專業特色編寫實驗指導
教高[2006]16號文指出,高等職業院校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培養,融“教、學、做”一體化[7]。高職高專針推專業只在第一學期開設正常人體結構課程,沒有開設局部解剖學與腧穴解剖學課程,因此編寫實驗指導時必需打破學科觀念,應以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把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體表標志、層次關系及常用的穴位解剖定位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中緊密地與臨床相關知識相結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如骨學體表標志中第七頸椎刺突與大椎穴、骶角與腰俞穴、頸靜脈切跡與天突穴、喙突與云門穴、肩峰與肩髃穴、內踝與三陰交、乳突與翳風穴,翼點與大陽穴等;在肌學中要掌握各部肌肉分群,各肌群肌肉名稱、層次關系及起止點,肌性標志及其相鄰常用穴位[8]。
2.3 ?推崇能力培養的多元化教學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體質的追求及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加強,針灸推拿等治未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該次從如何培養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進行探討,推崇突出能力培養為主的多元化教學。①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線上教學課程和微信公眾平臺建立人體結構與醫學公眾號,把教學課件及教學視頻等資源放上平臺,建立人體解剖“數字人”虛擬系統[9-12],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②建立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法,這一學習方式,包含小組探討、問題提出、搜索學習資料、小組總結匯報及教師答疑等過程[13-14]。每6位同學為1組,要求同學們每次課前做好預習,課中分組學習及討論,通過學習討論每組安排1位同學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其他組同學解答,如果同學們都不理解再由老師講解分析;③實施畫圖作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識記結構適當布置畫圖作業,使同學們通過描畫結構加深記憶。④活體體表標志觸摸教學法[15-16],體表標志是針灸推拿專業必需掌握的內容,做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個學生就是很好的活體教具,要求學生自己或同學之間進行反復練習體表標志觸摸,更好地為經絡腧穴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⑤鼓勵學生加入針灸推拿協會,在協會老師和高年級同學指導下對疾病的病因及治療有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充分體現以工作為驅動,學中做、做中學,融“教、學、做”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劉求梅.針灸推拿專業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淺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5):88-90.
[2] ?魯一桐,靳永慧,朱青峰,等.醫學人體解剖教學改革進展與現狀[J].河北醫藥,2019,41(19):3024-3029.
[3] ?陸曲折,劉東強,易志勇.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8,6(11):4-5.
[4] ?梁瓊芳,湯之明,周立,等.高等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3):67-69.
[5] ?瞿曉林,楊躍,李瑩姍.高職高專針灸推拿專業機能學實驗教學現狀與改革思路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9):2996-2998.
[6] ?鄭二來,張海玲,黃劍真,等.眼球在解剖學實驗中的應用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5):2490-2491.
[7] ?趙云龍,張院寶,段生艷.高職針灸推拿專業“理實一體,全程,全面”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光明中醫,2018,33(23):3600-3602.
[8] ?馮利強,焦旭文,張蓮香,等.解剖學與臨床全方位結合的教學實踐[J].解剖學研究,2017,39(5):399-400.
[9] ?陳金鋒,鄭二來,尹春麗,等.數字人解剖系統在人體解剖學教學及社會服務中的應用[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5):26-28.
[10] ?陳壯,丘繼哲,李媛彬,等.“數字人”在針推專業解剖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高等教育,2018(19):178-179.
[11] ?黃金金.多點觸控虛擬解剖系統在人體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4):122-123.
[12] ?范建偉,鄭衛鋒,呼睿,等.數字化虛擬人體解剖系統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5):389-391.
[13] ?吳麗云.應用型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形成性評價機制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6):233-234.
[14] ?呂美珍.高職高專針灸推拿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45):160-161.
[15] ?邵玉普,張艷,李海芳.活體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實驗授課中的應用探析[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32(2):219-220.
[16] ?汪曉慶,湯挺兵,陳光平,等.解剖學活體體表標志的實驗教學研究與探索[J].麗水學院學報,2016,38(2):121-123.
(收稿日期: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