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紅
摘 ?要: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互動與情感交流。為教師順利實施教學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活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中若能恰當地運用計算機,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則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使數學教學有了質的轉變。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運用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計算機軟件可以通過計算機播放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數學教學中若能恰當地運用計算機,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則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計算機發展進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使數學教學有了質的轉變。同時這些媒體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形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合理地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新的媒體,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學習的機會并非是簡單地把學生放在小組群體中就可以創造出來的,相反正是學生投入的思維水平和種類決定了他們將會學到些什么。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利用學具,提出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推理、問題解決和教學交流的機會,就可以讓學生探索和理解教學觀念、過程和關系的本質。為此,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和富有成效地參與認知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數學、體驗數學和掌握數學。
二、運用多媒體,寓教于樂
多媒體的展現方式多樣,具有巨大的表現力,極大地突破了常規教學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現各種事物、現象、情景、過程。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把學習的內容化大為小,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既可將整體分解為部分,亦可將部分綜合為整體。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彌補教學中學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幫助學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學中的難點。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不太容易理解。關于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教材雖然采用了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πr2。但是,實驗過程比較復雜,難于操作,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圓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時,讓學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滲透了“極限”思想)。這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想象,學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圓拼成的一個長方形,致使學生對所推導出來的公式的精確性持懷疑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幾何畫板這個軟件制作一個動畫,可以得到把圓分割成任意等份,充分地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利用動態展示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一個長方形,使抽象化為具體,化難為易,使學生很快理解了所學的內容。
例如;我在教學完《9的乘法口訣》后,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一群小動物要到公園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經過很多卡口,如果要經過這個卡口,就要回答出他們的問題,每個問題全回答正確后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通過這個游戲,變原來枯燥的計算練習為輕松愉快的過關游戲。學生不僅在游戲中鞏固了9的乘法口訣,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練習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自我表現
利用多媒體及時評價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實驗結果表明:教育中表揚的作用優于批評,批評又比不聞不問要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及時有效地幫助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比如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一些完成得較好的學生練習展示給全部學生看,對這些學生予以表揚。可想而知,這些受到表揚的學生會充滿成就感,對后面的學習表現出興奮、專注,學習效果將明顯提高。其他學生也會因此產生獲取表揚的期望,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可以展示一些態度不認真、字跡潦草、作業馬虎的學生的作品,通過其他學生的評價對其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比老師的批評有用得多。有時候,有些學生的練習雖有錯誤,但又有創新思路,教師也可以給予展示,充分予以鼓勵,保護學生創新的火花。
四、運用多媒體,創設新的興奮點,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認識事物或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學生內在動力。學習興趣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時的前3~5分鐘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導課時,合理選擇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好開課方式,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的學習上來,為整個課堂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特別是一年級的新生剛剛由幼兒園進入小學,課堂要求和學習任務有所提高,各方面還不是很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由于小學兒童的注意根本特點是無意注意,要讓他們帶著問題學習。例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5+4)時,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用動畫演示出來:動物園里有5個小朋友在猴山看猴子,過了一會又來了4個小朋友,你能提出一個相關的數學問題嗎?學生所有的注意力立刻都到了這個故事上,很快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我們到了動物園要愛護環境,不能隨便亂丟垃圾。不但學習任務很快解決了,而且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