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婷
摘 ?要:所謂智慧課堂,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智慧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智慧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實踐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智慧課堂;探索;途徑
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教師紛紛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希望能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發展。在智慧化背景下,教師應通過對高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并增加信息技術的輔助,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其中進行探索和發現。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濃厚氛圍
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比較缺乏,他們對于文字的理解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當他們在學習中看到一些自己沒有經歷過的內容,無法對其進行想象,從而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過視頻、圖片的方法,為學生展示一個更加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其中進行探索,從而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童年的水墨畫》的時候,學生對于水墨畫缺乏認識,對于課文中描寫的溪邊、江上、林中等情境缺乏想象。為了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走入到文字的世界中,我從網上搜集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中對文字描述的內容進行感受。學生從圖中對課文中描述的內容進行了透徹了解,并認識到,這樣的美景有著水墨畫一般的效果,讓人看上去會產生精神上的愉悅,因此產生了美的享受。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呈現更加真實、生動的語文世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二、借助微課視頻,引導自主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往往通過“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沒有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智慧課堂理念下,教師為了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采用微課視頻的方法,將語文學習的知識點提前羅列在視頻中,讓學生能夠對于即將學習的內容有著基本的印象,并且按照微課視頻的指引來實現自主學習,從而能夠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學習《蝙蝠和雷達》的時候,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其中揭示的科學現象進行認識,并感受到科學的樂趣,從而讓學生能夠擁有基本的科學觀念。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吸收,我為學生制作了8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介紹了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文,對學習課文的主要目標和核心知識點進行了介紹,讓學生按照微課視頻中的指引來自行對課文進行閱讀,解決微課視頻中提出的幾個問題。在觀看完微課視頻之后,學生在心中對于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大致了解,并且按照微課視頻中問題的指引,走入了課文中,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了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問題,我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記錄,在稍后進行統一回答。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學生能夠自主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學習,對于自己沒有理解的部分會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解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實現了提升。
三、采用小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
智慧課堂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合作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探索,能夠活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小組中對知識進行探索,在集體的討論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發展,對于語文學習能夠有新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時候,由于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很難對其中的生詞和意義進行學習和吸收。因此,我開展小學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對“戎”“諸”“竟”等幾個生詞進行理解。每個小組都有小組長,小組長會為成員制作生詞卡,帶領組員對生詞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可以談一談,自己是如何對生詞進行理解和記憶的,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從而實現對生字、生詞的更好掌握。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相互交流之中對語文學習的方法進行掌握,能夠通過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實現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和掌握。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智慧課堂的關鍵不僅僅在于對方法的應用,更在于“智慧”教師,在于用教師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智慧課堂能更好地構造學生的知識框架,為將來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智慧課堂中,要學會構建智慧、高效的語文課堂,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使學生能夠掌握語文學習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愛珠.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24-26.
[2]黃森.“互聯網+小學語文”的智慧課堂模式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