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熠
摘?要: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微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它們不僅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操作設計以及微課制作能力,還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從而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語文學科素養。本文主要分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為此,我們要改變小學語文傳統簡單單一的教學模式,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并利用互聯網資源制成各種微課課件,增添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最初是由西方國家首先提出來的一概念,是指針對某一方面的難點和重點用較短的時間去進行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們潛移默化地理解和運用。當前,國內引用了這一學習模式,把微課定義為微型的網絡視頻學習課程,由網絡視頻為載體進行某一方面內容的學習和掌握,并且通過知識點和難點的單獨結合,在教學中以多媒體方式播放出來的新型學習課程。微課是當今教育界發展的一種取代舊傳統模式的新產物,不僅能夠用于學習知識的隨時傳播,還可以讓學習者提高興趣,對于教師來說有利于相互交流,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進行微課備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改善自己,對于學生而言又是開闊學生視野思維的一項新方式。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課程精煉,教課時間短。微課一般都是在幾分鐘之間,學生在傳統課程學習的時候往往都是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注意力開始逐漸下降,學習效果也開始下降。而微課就不同了,它能夠通過簡短精煉的視頻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一般來說,微課在簡短時間內播放的都是課程當中的精華、重點和難點。所以視頻設計上有一定的興趣性,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第二,微課占用的教學資源少,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從容量內存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的教學輔助資源占據容量內存一般就是十幾兆,學生老師都可以在線或者是下載觀看學習課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從這一點來說,非常適合于教師和學生學習研究。其次,微課都是在現在學生們感興趣的移動設備上進行,能夠通過移動設備自主學習,而且時間靈活,有針對性和個人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學習的時間,對微課進行合理安排,能夠自主掌握學習的節奏,從而提高自身學習的效率,對課堂學習也有一定的輔導作用。最后就是微課最重要的特點,與傳統相反的特點,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教學活動當中,還可以與教師共同實現教學目標。微課是建立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改變傳統教育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建設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奠定一定的基礎。由此可見,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現代化教學體制改革的最大表現。
三、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拓展教學內容,豐富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識
語文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文化知識,將各個國家、民族、社會、生活的內容容納到教材當中,促使學生形成豐富的人生閱歷,強化他們對于社會的認識。微課容納了教材上方方面面的內容,體現了課文的本質內涵,更將教材與網絡資源相融合,展示出教材課文的文化背景,介紹了作者的生平經歷,向學生講解了更多的素材,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逐漸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形成夯實自我的文化基礎。
(二)利用微課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為他們播放一些提前制作好的微課小視頻。通過觀看這些小視頻,學生能清晰地知道課上所講內容的重點,從而有針對性地聽課。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1單元第1課《春夏秋冬》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環節播放了一個微課小視頻。這個小視頻是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制作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春夏秋冬”這4個字的結構,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記憶這4個字的書寫。通過觀看這個小視頻,學生能清晰地了解到這節課的重點內容就是記憶這4個字的書寫,有助于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聽講,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利用微課做好課前預習,打造翻轉課堂
自主學習課堂模式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地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打造一個翻轉課堂。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分享導學案和微課視頻,讓學生自己根據微視頻和導學案進行自主預習和學習,然后根據導學案中相關的預習練習題進行檢測,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內容。在課堂中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發表觀點和看法,甚至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上臺講解知識點,教師針對學生講解得不太對的地方可以進行補充和糾正。這樣的一個教學模式真正地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和這首詞相關的小動畫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能夠初步了解詞的內容和一些詩人的創作背景,然后課堂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這首詞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一些想法進行田園風格詩的指導性教學,這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比較深刻,會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微課教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將科學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近年來,語文教師越來越注重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基本情況,將課堂講解視頻放到網絡上,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文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網絡上學習教師講解的內容,在課前對教材內容有初步的認識,記錄下自我不懂的知識點,便于更好地處理難點問題。
參考文獻:
[1]連小紅.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59-60.
[2]張錫國.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