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亭亭
摘 要: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它是最為基礎性的一門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在他們這一階段一直在為后續的學習打基礎,同時在這一階段對于學習內容的接受程度也很高,速度較快,語文學習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都是基礎性學科,因此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對于現代教育教學而言,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目前的教學需求,而作為小學語文任課教師來說,必須適時的轉換教學理念,將讀與寫進行更加完美的整合,并在中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到融會貫通。讓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的同時也能夠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與水平,本文就是以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對象,針對于讀與寫結合的有機整合途徑進行了研究與分析,這對于我國目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小學語文教學標準也得到了與時俱進的發展,基于小學語文的學習,學生應該嘗試進行自發探索性質的學習,這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助于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語言感覺,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全面地進行文學作品的鑒賞與學習,通過不斷加深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感悟,體會到閱讀材料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掌握如何進行傾聽,與此同時,能利用匹配的文字與表達技巧進行個人觀點的表達,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
從教學內容來看,小學語文中段教學是用來進行低年級字詞句訓練以及高年級篇章訓練的銜接橋梁。對于進行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任課教師,基于教學課程改革的相關經驗,認真對待課堂上每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通過閱讀來引導寫作,利用寫作來促進閱讀,達到同時培養閱讀寫作能力的效果,從而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強化了中段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能力鍛煉,另一方面也溝通了寫作與閱讀之間的聯系,實現了閱讀寫作的雙向滲透,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機整合。
1.在閱讀中感悟寫作,利用寫作來促進閱讀
對于中段閱讀教學來說,其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過程,首先是“語言文字、核心內容、中心主旨”的過程:基于閱讀,來強化學生對于課文內容語言文字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把握課文的中心,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其實就是解決了寫作內容以及寫作原因的問題;其次是“情感思想、核心內容、文字語言”的過程:基于對課文整體結構以及中心思想的分析與把握,來實現對課文中作者表達思想的學習。加深對于“如何寫”以及寫作原因的認識。對于語言文字來說,它能承載了作者的情感寄托,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靈活性,避免死板教條,可以選擇不同篇幅的內容進行訓練。通過大量閱讀內容的積累,這樣才能有助于能力的培養。例如任課教師在講授《幸福是什么》內容時,基于課文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幸福的定義,并通過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以《幸福是什么》來進行練筆,從而實現閱讀促進寫作,寫作推動閱讀的初衷。[1]
2.在閱讀中鍛煉寫作,利用寫作來促進閱讀
對于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而言,它們是一個相互補充的過程,閱讀主要負責對相關課文內容的消化理解與吸收,而寫作則是對小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只有充分理解閱讀內容,然后才能完成對閱讀內容的吸收與消化,這樣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任課教師在進行小學生中段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嘗試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閱讀量,將在閱讀訓練中所掌握的基本功應用到寫作以及表達當中,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到寫作的相關知識,利用寫作來實現對閱讀能力的提升與促進,從而實現小學生寫作與閱讀能力的綜合性提升。在閱讀與寫作的練習當中,二者的順序并不是固定的,重要的是要讓小學生養成在閱讀中進行記錄的好習慣,而對于閱讀的內容,寫作的形式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適時地進行針對性變化。除此以外,通過習作能夠有助于學生積累課外閱讀素材,這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將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
3.在閱讀中模仿寫作,利用寫作來促進閱讀
對于每一節小學閱讀教學課程而言,它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容與特征,而其教學的主要特色則充分體現在任課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課文上,還是放在語言教學上。中段閱讀教學的基本原則就是任課教師講授的內容要短小精悍,避免由于閱讀內容選擇不當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對于中段閱讀教學而言,并不需要對每一篇閱讀內容都完整的進行講解。對于一篇課文來說,任課教師可以選擇其中較為精彩的一部分或者幾個語段來進行著重講解。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強化重點語句,讓小學生進行重點語句的仿寫,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有所感悟,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任課教師在講解《火燒云》這篇文章時,當講到火燒云的顏色與形狀時,任課教師可以給出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
(1)作者在描述火燒云的顏色與形狀過程時,都應用了哪些顏色進行描寫,嘗試對這些顏色進行分類,并指出你分類的依據所在,
(2)這些用于描寫火燒云顏色的詞語是否在結構上有章可循?
(3)你們可以仿照這些詞語也寫出一些用于描述顏色的詞語嗎?
(4)將你們所寫出的描寫顏色的詞語替換掉原文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你會有不同的感受嗎?
(5)從課文內容中找出對火燒云形狀變化的描寫,你能夠從中受到啟發,寫出其他的形狀嗎?如果可以的話,那么請嘗試進行仿寫。
4.在閱讀中繼續寫作,利用寫作來促進閱讀
在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當中,會在原文中某些句子的后面出現空白的區域,這部分就需要任課教師要求學生在理解和分析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課文進行續寫,這一方面能夠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例如在課文《小木偶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內容:“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任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對小木偶表達不同的情感時,它身上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續寫。
5.進行單元寫作練習,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機整合
在教學當中,任課教師需要在每一篇的課文教學中都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的有效性。任課教師可以在課文題目理解過程中,對小學生寫作自我擬題或者審題的能力進行培養,抑或是在進行課文內容進行總結時,對小學生的寫作材料的選擇上進行指導;也可以在進行課文內容分析,感受文章宗旨時,指導學生借意抒情的能力,抑或是在課文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重點詞語的記憶,并嘗試用其進行造句。當一個單元內容結束后,任課教師可以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總體來看,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因此同等看待它們的重要性。在進行中段閱讀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把握機會,并為學生創造機會,為學生搭建閱讀與寫作的橋梁,實現二者的整體性促進。只有不斷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閱讀與寫作的鍛煉與強化,才能自然地推動二者的有機整合,從而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丹娜. 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 [J]. 赤子,2015, 2: 181-183.
[2] 師玲春. 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 [J]. 學周刊,2015, 22: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