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曉
【摘要】隨著我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算管理作為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基礎性組成部分,通過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可以提高財務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整體管理水平。本文將圍繞”預算管理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這一話題,具體分析現如今財務工作中預算管理工作的現狀并分析預算管理在財務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 財務工作 現狀 意義
預算管理是指事業單位對于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充分的、全面的預測和籌劃工作,并通過對執行過程的不斷監督,將實際完成情況和預算情況不斷進行比較,從而及時的指導經營活動改善和調整,幫助管理者更加有效的對事業單位進行內部管理,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預算管理的內容包含事業單位收入預算和事業單位支出預算。其中,收入預算包括財政補助收人、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支出預算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包括人員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和各類專項支出。
一、財務工作中預算管理工作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
1.1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現狀
由于我國事業單位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特點,不以盈利為目的,并且事業單位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服務。因此,事業單位的競爭和財務壓力相對來說較小。在實際工作中,各個事業單位普遍不重視預算管理工作,預算管理工作應付了事,出現各種問題如預算編制不夠科學、預算管理沒有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業務部門參與和配合較少的現象,影響到了事業單位的內部資金使用,最終限制了事業單位的職能發揮和持續發展。
1.2 預算管理工作出現的問題
首先,很多事業單位由于對預算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造成預算編制不夠科學。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它是根據事業單位發展計劃和年度目標任務編制的年度綜合財務收支計劃。要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需要事業單位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合作。在實際的預算管理工作中,由于當前事業單位對于預算管理工作不重視,主要是財務部門組織實施,而財務部門由于業務工作的局限性,會出現基礎資料不齊全,可行性研究不夠,對預算年度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缺乏充分的預測和詳細的規劃,從而導致預算的精細化不夠,影響了預算的順利實施。具體表現為預算編制過于粗放,大多數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編制時都是以上一年的預算為基礎的,按照一定增長點或者與上一年差不多的想法來編制,這很可能導致預算與后期的實際執行相脫節。基于這個問題,需要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協調并聽取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的意見與建議,結合本單位發展狀況,切合實際制定細致的預算編制。
其次,在很多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中都出現了預算管理沒有全面落實的情況。預算管理的流程包括預算的編制、審批與下達、執行、控制、調整、決算與績效評價等許多環節,在財務工作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目前部分事業單位雖然科學、合理地進行了財務預算編制,但在實施過程中并未嚴格的按照預算執行,致使預算編制形同虛設,難以發揮預算的約束效用和價值,導致最后出現各種各樣費用支出方面的問題。比如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不嚴肅,不以編制的預算為參考,而是隨意增減開支項目,或者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公用經費與人員支出之間出現相互擠占現象,或者在項目支出中隨意進行加減調整,資金收支額度超過預期,超預算甚至是無預算的現象層出不窮,導致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最后決算時的數據也嚴重背離預算,預算管理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再次,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存在虛有形式現象,削弱了預算管理的約束力。雖然財政部門將預算績效考核納入預算管理工作中,但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單純處于應付式報表狀態,年初預算擬定的績效目標不合理,績效執行不到位不真實,未能或無法協同各業務部門真正對具體執行咋青況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因此對于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影響了預算管理的效果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最后,在預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業務部門不參與或較少參與的現象。預算管理工作包含了事業單位未來全年的工作,為提高預算管理效率,需要其內部各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事業單位將預算管理歸結于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造成了各個部門參與和配合的程度極低,致使預算編制與執行中問題頻出。
二、預算管理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意義
2.1 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預算管理是對未來一年收支情況的統計,預算執行者可以根據預測到的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準備,分清輕重緩急,控制偏差,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通過預算管理,優化了事業單位內部的資源配置,對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以及財務資源進行整合和統計,然后進行協調工作,最終實現資源的調配,充分的將事業單位的內部資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來。
2.2 有利于實現戰略目標。事業單位在開展工作時首先要制定和規劃戰略目標,推動事業單位朝著目標穩步發展。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都要與戰略目標保持高度一致,通過預算管理的方式可以實現這種高度一致。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可以將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滲透到每一個預算編制內容里,將預算和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相結合,使事業單位的每一項工作都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最終實現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
2.3 有利于規避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影響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主要為支付風險。在支付環節過程中,事業單位的資金安排不合理,在相關部門、相關指標的壓力下,項目資金用來彌補資金缺口、不能做到專款專用的現象時有發生,財務部門也就承擔了違規支付風險。而且,如果決策層在預算年度片面強調發展、盲目投資,導致事業單位的實際支出數與預算數差距較大,也造成了一定的財務風險。通過加強預算管理,可以對事業單位的資金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控制,使各項財政資金的使用建立在完善的預算制度之上,有效地規避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降低財務風險對事業單位造成的影響。
結束語: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將會越來越重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們要將預算管理作為事業單位內部的一種管理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加強預算管理工作,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財務工作的穩步進行,推動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