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芳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與領導者,管理著班級大小事務,承擔著學校下達的命令,處理著教師間的關系,負責著學生的方方面面,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有時候還得不到他人的理解,讓班主任們身心俱疲。基于此,本文以小學班主任工作為例,嘗試探究班主任工作有效途徑,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管理困境
即便是班主任面臨著諸多的困境,也應該保持自己的本真,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學生,而不是將情緒發泄到學生的身上,影響師生關系。更為重要的是,班主任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斷尋找有效的管理方式,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筆者作為班主任隊伍中的一員,能肩負起自身的職責,能承認自己的問題,能探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體如下所示:
一、制定班規,加強學生規則意識培養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班級作為一個小集體,就是一個小家庭,各種性格的學生聚集到一起,涉及多種事件,如果沒有規則,班級氛圍混亂,生生關系破裂。為此筆者制定了班規,對大小事情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旨在養成學生規則意識,規范自己的行為,調整自己的心態,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面對學生經常遲到的問題,筆者就制定了班規,明確了學生早上進入教室的最晚時間,遲到者將會被計入名單,三次遲到就會被罰打掃教室;再如,自習課時要保持安靜,避免打擾到其他學生,如果有學生故意搗亂,影響課堂秩序,將會受到班干部與班主任的嚴厲批評;至于個人衛生以及班級衛生狀況,筆者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書本要擺放整齊,勤洗手、洗臉,衣服要保持干凈,積極履行值日生職責,打掃教室以及班級承包的衛生區域,表現突出的學生將會得到表揚與獎勵,表現差的學生則會受到批評與指責;此外,還有按時交作業,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積極參與課下鍛煉等,用明文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之明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借助外力引導、監督學生,養成學生自我約束力,繼而形成良好生活習慣,保證班集體“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對班級各方面做出了明文規定,借助外力引導、監督學生,旨在養成學生規則意識,糾正學生不良習慣,值得肯定。
二、民主選舉,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班級的核心是班主任,但班主任工作面廣,職責重,不能事事親為,需要將權利下放,交到學生手中,即班干部隊伍手中。一來可以減輕自身的工作負擔,二來可以鍛煉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一舉兩得,值得肯定。但要注意的是,班干部人選要由學生自己決定,要順應民意,這樣才能凸顯學生課堂主人翁的意識,才能讓學生有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記得筆者剛剛擔任班主任時,因為對學生不了解,缺少管理經驗,因此找來幾個較為熟悉的學生擔任臨時班干部,結果引起了大家的不滿,因為這幾名學生沒有贏得大家的尊重,缺少權威性,且辦事能力差,經常與學生發生矛盾。筆者吸取了這一教訓,立即解散了臨時班干部隊伍,繼而組織學生們舉辦了一場民主競選活動,由學生自薦或推薦班干部人選,進行競選演講,投票,唱票,最后選出心儀的班干部隊伍,順應民心,民主管理。當然,選出的班干部們還要參與筆者組織的培訓活動,學習一些管理班級的技巧,樹立迎接困難的決心,嚴格要求自己,在能力與覺悟上獲得雙重提升,從而有能力代替班主任管理班級,成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
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于是進行了一場民主選舉,讓學生自己選舉出心儀的管理者,實現學生自我管理,也能減輕班主任的負擔,鍛煉學生管理能力,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一舉多得,值得肯定。
三、榜樣示范,發揮個體帶動整體效用
班上的學生性格各異,成績有好有壞,興趣愛好存在差異,正是這些不同構成了一個精彩、獨特的班集體。但筆者認為一個班集體能帶動個體發展,能促進學生個人進步才算是一個好的班集體,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筆者會樹典型,做示范,讓學生有學習效仿的對象,促進自身的成長。
如,筆者會在每個月評選出講文明、有禮貌小明星,講衛生急先鋒,遵守紀律小模范,閱讀之星、寫作之星等,號召大家向其學習;每個學期還會評選出優秀學生、三好學生,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學生成績提升了,做了一件好人好事,按時上交作業了,筆者也會給予小紅花作為獎勵。希望借助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其有繼續前進的動力。當然,筆者作為班級的核心,學生成長的領路人,也會嚴格要求自己,在言行舉止上規范自己,為學生樹立學習效仿的對象,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發揮個體帶動整體的效用,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班風。
綜上,作為一名班主任,筆者深知肩上的重任,也能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讓學生快樂成長。但管理本身就是一門科學,要講究方法、技巧,為此筆者進行多方探究,總結出了上述幾點成功的經驗,以期能為教育教學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有雄.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2(22).
[2]李振民.班主任工作經驗點滴談[J].教書育人,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