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化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由于其自身學科特點具有復雜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其教學的難度更大,并且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堅持傳統模式下單一的教學方式,將不利于化學學科的持續性發展。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淺析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引言:
化學是注重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學科,化學的科學探究方式對培養學生對未來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引導作用。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化學教育不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教育是新課標的新要求。那么如何通過化學課堂激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好奇心呢?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側重于口頭講述,學生缺少參與機會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深蒂固,導致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側重于口頭講述,學生缺乏參與機會的現象,不能夠完全地發揮出實驗教學的優勢,無法真正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在部分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由于不能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缺乏對課堂內容的規劃,影響實驗教學課堂的發揮和開展,使學生不能真正地參與到實驗中,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其無法真正地融合于實驗教學過程中。過于按部就班的實驗教學工作會限制化學實驗的發揮,使實驗不能夠深入地開展,限制學生的自主發揮,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二)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教學理念的傳統守舊,往往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的現象,不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范圍,合理地調動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參與度。依靠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實驗教學,其按部就班的方式常常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化學實驗,開拓學生思維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階段。在化學學習的初期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復雜而又奇特的實驗器材,心情既激動、好奇又不知所措,教師要利用好實驗教材,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操作化學實驗,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以后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實驗,不怕出錯,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化學原理和化學方程式。例如,在教學pH值(酸堿性)時,酸性溶液(pH<7)遇到試紙會呈現出不同于堿性溶液的顏色,而且隨著酸堿度的變化,顏色深淺也會變化。借助這個原理,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變魔術”,在礦泉水中放事先準備的試劑搖晃,為什么“水”遇到“試紙”會變紅?再拿一瓶水,為什么遇到試紙會變藍?通過實驗,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樣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白醋、食鹽、食用堿、白酒遇到試紙會不會變色。巧用化學實驗,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掌握現階段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心,為培養其創新精神奠定基礎。
(二)創新課堂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有效地為引導學生求知化學提供巨大動力,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剛接觸化學學科的學習可能會感覺無法邁入正軌,對于化學學科的相關理論概念無法理解透徹,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初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創新有趣的課堂引入模式,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主動探尋化學學科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初中學生初步接觸化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演示,如“碘鐘實驗”,通過對29%過氧化氫溶液、碘酸鉀、硫酸錳以及可溶性淀粉、丙二酸和1moL/L的硫酸等試劑進行介紹并設計開展實驗,在時鐘反應過程中有效喚起初中學生對于化學學科學習的興趣和探知欲望,為初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提供源動力。
結束語:
初中化學教育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基礎性階段,新課標對初中化學教育提出了要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的要求。結合化學教育的教學特點,在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角色轉變,運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等理念,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注重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設計化學實驗,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化學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思考、勤于思考,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冰.如何在無機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南方農機,2019,50(05):192.
[2]劉小英.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探討[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250-251.
[3]張衛東.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比實驗能力的探索[J].科技風,2018(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