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美青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中學生所需要經歷的一門重要課程,這門課程的開設對全面提升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門課程當前存在教學生硬、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的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基于實踐交流的探究性學習,則是能夠有效彌補以往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局限。為此,文章結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學實例,就探究性學習理念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探究性學習;應用
初中探究式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在教學中注重遵循學習個體知識建構的一般規律和特點,以個體原有的知識和教學問題為起點,通過引導個體主動探索和構建知識結構來最終實現有效果的教學。初中學生喜好充滿趣味的課堂,讓探究性學習進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拉近學生和這門課程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成效。
一、樹立先進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探究理念,轉變師生教學方式
第一,培養學生的質疑探究意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育人課程,這門課程能夠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方式來影響學生,同時,在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摒棄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理念,樹立先進的探究性學習理念,積極轉變在教學中自身和學生的關系。比如在開展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青春的心弦》一課教學的時候,針對比較敏感的早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主動提問和組織討論的方式來讓學生對這一問題產生免疫,進而在疏導下來讓學生自主說出對這個問題的困惑和疑問,之后教師耐心地向學生滲透以怎樣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由此實現有效果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第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做守法的公民》內容的時候,對于涉及到的“公民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應用怎樣的法律手段來保護個人合法權益”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現階段掌握的法律知識,通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來在最終掌握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方法。第三,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如在學習《在集體中成長》子單元《“我”和“我們”》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折疊木棍案例的列舉來讓學生明白木棍匯集到一起不容易被折斷的道理,進而延伸到實際生活,充分認識到團結合作的意義。
二、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挖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發問
第一,鼓勵學生學會質疑。質疑精神是學生求學過程中的重要精神,通過質疑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精髓。比如在進行《遵守社會規則》內容教學的時候,有的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校門口在陰天下雨的時候就會變得十分混亂,這是因為通行人較多導致的,還是由其他原因導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規則?”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首先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之后將這個問題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來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第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轉變自己以往被動學習局面,實現創新學習。比如在開展“如何合理利用網絡”內容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真切地認識到網絡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為什么喜歡網絡,接著讓學生思考過度沉迷網絡是否影響了自己的生活,之后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抵制誘惑,理性地應用網絡。
三、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予以肯定
第一,積極挖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為了能夠達到理想的探究學習效果,在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挖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即在課堂上靈活地應用不同方法來創設不同的探究學習情境,從而讓學生自主養成探究學習習慣。第二,靈活地開展探究學習。探究學習一般分為個體探究和合作探究兩種,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探究方式。比如在學習《認識自己》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學習,之后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恰當的評價自己的方法,在全面評價中來摸索進步。第三,在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開展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美好集體有我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會率先帶領學生認識“集體是個體成長的重要基礎,個體只有融入集體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成長”,對于這種學習模式很多學生感到厭倦,由此教師開拓創新,打破以往學習局限,在教學前以漫畫《車子為何停留在原處》作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產生的根源,讓學生從側面認識到團結的重要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深刻影響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狀況和學習水平,教師需要從情境創設、多樣化教學、主動設疑等方面思考怎樣更好地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探究性教學,旨在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月潔.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9.
[2]彭弦.微博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伊犁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