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嶸
摘 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這一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建設已在我國各地全面啟動。圖書館是推進文化改革和文化引導的重要部門,在滿足民族精神需求、落實國家文化政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的免費開放,能夠進一步服務群眾文化需求,提升國民文化素質,促進社會文化交流。鑒于此,本文以呼圖壁縣圖書館為例,對圖書館免費開放進行探索,旨在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圖書館;免費開放;探索;實踐
在區、州、縣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實施免費開放政策的鼓舞下,呼圖壁縣圖書館牢牢把握“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著力創新工作方法,強化信息服務功能,不斷拓展服務領域,為廣大群眾提供開展豐富的全民讀書活動,使老百姓“零距離”享受到免費開放帶來的實惠。下面談談呼圖壁縣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探索與實踐。
一、基本情況
呼圖壁縣圖書館新館2016年7月25日正式向讀者試開放。新館建筑共分四層,建筑面積為4299.24平方米,按照新型圖書館藏、借、閱一體化的業務功能布局,新建圖書館具備少兒文獻區、親子閱讀區、漢文圖書文獻區、民文圖書文獻區、特藏地方文獻區、數字閱讀區、視聽文獻播放廳等12個功能區域。大通道、大開間和大玻璃墻的設計風格,為讀者提供寬敞、明亮、溫暖、舒心的讀書環境,樓內210個有線節點和全覆蓋的無線網絡設置,更是滿足了新時代讀者們的閱讀方式,新型圖書館均采用計算機管理,配有完備的服務設施,可為全縣市民提供外借、閱覽、參考咨詢、信息檢索、文獻復制及文獻傳遞等項服務。
目前我們擁有較為強大的移動數字圖書館,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有力的帶動免費開放全民閱讀活動。開館后,我們采用先進門禁系統和監測系統,實行“一站式”服務全開放管理模式開始圖書館自動化建設。我們現在采用圖創圖書管理系統,在文獻的采訪、分編、流通、典藏、文獻檢索等各方面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
二、完善機制、加大宣傳,確保免費開放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圖書館將免費開放的各項工作納入館員年度目標考核之中,根據館員的特長對各項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對各項工作指標進行量化,使全體工作人員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為了讓讀者在免費開放工作中享受“無門檻”、“零距離”的服務,我們在館內外開展形式多樣的免費開放服務宣傳活動,在圖書館大門兩側將免費開放時間、項目、服務窗口、監督電話以及免費借閱文獻和免費上網須知進行公示,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在圖書館網站、微信平臺、移動圖書館上予以公布,加大免費開放的社會知曉率。我館為了確保廣大市民隨時來館學習,做到常年節假日不休息,每周向讀者有效開放84小時(工作人員下班后,我館三臺自助借還系統在早晨9點到晚上9點可為讀者提供自助借還服務)。
三、增加資源、豐富內容,為免費開放儲備好各類資源
2016年1月正式搬入新館,縣政府已經投入180余萬元解決新館書架、閱覽桌椅,自助借還系統設備,電子借閱機、數字讀報機等基礎設備和電子設備,搬入新館后我館重新制定了編目規則和著錄規則,對所有的文獻資料重新進行詳細的分類著錄,加工后上架。我館還主動尋找突破口,引進超星移動圖書館,持有圖書館借閱卡的有效讀者可在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上自助完成個人借閱查詢、館藏查閱、圖書館最新咨詢瀏覽,還提供24小時云圖書館文獻續借服務,同時擁有超過十萬冊電子圖書,海量報紙文章以及中外文獻元數據供用戶自由選擇,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閱讀服務。一樓大廳和二樓休息區各設有一臺觸摸屏讀報刊借閱一體機,豐富的期刊數據資源,原文原貌的閱讀方式,全新的數字閱讀體驗,手機掃一掃就即可“帶走整期期刊內容”,讓讀者在瞬間享受到多屏閱讀的便捷服務。兒童室設立了兩臺少兒多媒體點讀機,涵蓋六大板塊,實時更新,讓小朋友及家長們都愛不釋手,《成長必備》、《興趣大人》、《故事精選》等專題是為少兒精選的多媒體數字資源,內容展現以精美的卡通動畫為主,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歡。圖書館服務器上的10萬冊電子圖書,使館藏文獻累計達到18萬余冊。錄入光盤數據庫1600張,已達容量776G,建立了以康家石門子巖畫、新疆小曲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的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引進中圖知網、博看網、龍源期刊網、國研網、五車電子圖書、人民日報光盤數據庫、中華連環畫數字資源、萬方視頻和CNKI論文數據庫等數字資源庫建設。同時,還建立了“中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輔導課件”與“知識視界”科普視頻、跟我學“大眾生活百科”光盤資源300張,讀者可通過豐富的光盤數據庫、全文數據庫來檢索、下載和刻錄所需要的數字資源,為讀者帶來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服務。為了提高文獻借閱率和讀者流通率,我館加大館藏文獻的宣傳力度,采取在圖書館網站的圖書、報刊推薦欄目定期上傳新書新刊,印制圖書館宣傳折頁,組織新書推介會,數字資源信息發布會和培訓班等形式,向各界讀者推薦好書,每年累計宣傳各類書刊達500種以上。新書的墨香、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的讀者前來暢游書海,試開館兩個月新辦證的讀者目前達1000余人,書刊外借冊次達14049萬余冊。借閱人數達6300人次。盡管圖書館搬新館,離城市中心有點遠,但是讀者有增無減。
四、建立上下聯動機制,促進業務協調發展
為了使我縣圖書事業步入又好又快地發展運行軌道,我館主動在圖書編目上與國家圖書館實現聯編,免費下載國圖書目數據,使2000多冊新書在一周內與讀者見面,這不僅規范了我館的編目數據質量,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資源采購上我館與州圖書館實現聯采機制,確保采購到最新最好的正版圖書。在基層圖書室的業務發展建設中,我館在全疆縣級圖書館率先實施總分館運行機制,使我館的網絡平臺、專業技術和各類資源在分館得到了整合利用,有效推進分館自動化、網絡化、規范化運行,今年我館與縣二中、二小分館又成功安裝維文版和哈文版圖書自動化系統,為呼圖壁縣深入推進總分館制少數民族圖書錄入起到表率作用,這標志著學校的圖書管理在業務上將與縣圖書館實現統一操作平臺、統一讀者管理、書目共建共享、圖書通借通還、共享數字資源,將大大提高學校圖書室業務自動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鞏固發展好“農家書屋”和社區圖書室業務工作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一項工作,為了使農牧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閱讀的快樂,我館與鄉鎮各村場、各社區建立了知識工程服務網絡,以館員包村形式為6個鄉鎮54個村級文化室和4個社區分片開展圖書管理業務培訓與輔導達30余次,并與相關單位建立9個館外流動服務點,僅2016年四個分館與館外服務點借閱冊次達65762冊,讓優秀文化資源在家門口與群眾見面。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實踐好社會教育職能
為了讓讀者把靜態的學習及時轉化到廣闊地實踐中去,我們除了做好廣大讀者自我感悟書香的查、閱、借服務外,更加注重讀者綜合素質的表現。我館今年以“全民讀書月”和“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啟動儀式為契機,緊緊圍繞全縣文化活動的重點,在6月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開館前的宣傳工作,開展“民族團結始于心,書香萬里始于行”走基層系列活動,書屋走進農家大院,開展了慶六一“讀書增知識·文化潤童心”親子閱讀活動;“共享六一,書香童年”作文演講活動; “書香校園、閱讀的力量”詩歌朗誦活動;“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感恩伴隨人生”主題演講活動。讓同學們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讓學生學會感激、學會關心,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文化涵養,構建和諧呼圖壁。
假期期間在各個學校開展了“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征文活動。在全縣鄉鎮中心小學校讀者中開展校園評選十佳優秀小讀者活動。通過此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培養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激勵更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充分發揮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作用,不斷提高小讀者閱讀能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開展了“書聲瑯瑯滿校園·紅色故事入我心”故事演講活動。通過演講比賽,鼓勵和引導同學們利用講心中的紅色故事來緬懷過去、追念先人,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真摯情感。“美麗校園·和諧共享”迎國慶剪紙藝術課堂,更是把讀者活動推向了高潮,邀請我縣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手把手為全校師生傳授中國剪紙藝術。以此提高讀者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以及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我館不僅常年為讀者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還對未成年人、殘疾人群、農民工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開展個性化的優質服務。今年國家政策允許農牧區的高考學生提前填報志愿,好多農牧區學生知道這個政策但是沒有電腦,更不要說操作填報流程,我館知道后主動和學校聯系,為農牧區高考生開啟了陽光工程高考填報志愿平臺,通知需要的學生來圖書館免費指導填報志愿,農牧區學生紛紛來到圖書館,圖書館技術人員加班加點為他們指導填報流程,共為120名學生填報了志愿,解決了孩子們的燃眉之急。對于殘疾讀者,我們是有求必應,主動貼上去服務,能夠經常為殘疾讀者下載有聲讀物。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學習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上網查詢信息,使殘疾人讀者不出家門就能上網和朋友們溝通交流,也能通過網絡這個方便的平臺了解社會,更好的融入社會。
這一系列“貼”上去為讀者提供的文化服務活動,為圖書館和讀者之間架起了一座知識的橋梁,贏來了讀參與單位的一致好評,取得良好地社會效果。參與活動的群眾達3萬人次。
六、圍繞縣域文化特色,提升地方文獻品質
我館在地方特色資源庫的建設上,緊緊圍繞呼圖壁縣舉世聞名的康家石門子巖畫和已經打造成功的“百年鄉村小曲子,傳承之地呼圖壁”這兩個地域品牌文化的重點,將本土文獻《新疆天山生殖崇拜巖畫》、《絲路曲韻》、《絲綢之路曲子文化探究》、康家石門子巖畫專題片、拍攝的3集電視紀錄片《百年曲子絲路行》以及呼圖壁創作的《呼圖壁人》、《呼圖壁的曲子》、《呼圖壁的奶子》、《呼圖壁的苗子》等10首反映呼圖壁特色的原創本土音樂歌曲以及呼圖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呼圖壁縣世紀園相關資料、呼圖壁縣詩詞協會和文化、科技名人為基礎的地方特色資源進行搜集,并做全文數字化處理上傳至呼圖壁縣圖書館網站供讀者查閱下載,使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康家石門子巖畫資料和新疆曲子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曲子文化資源在圖書館得到全方位的收集、存儲和利用。
七、開通公眾微信平臺,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當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里,為了給大家提供更便捷地文化服務通道,我館在全疆縣級圖書館率先向廣大讀者開通微信公眾賬號,將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式與廣大讀者建立全方位的溝通和互動平臺,更加方便讀者有針對性地利用圖書館的各類文化信息資源。我館微信平臺開設的有“呼圖快訊”、“好書推薦”、“呼圖微書架”、“數字資源傳遞”和“讀者心聲”5個欄目,每月至少發布3期消息,將圖書館的最新動態、精選圖書、新入館藏、讀者活動和電子資源等內容進行即時發送。為了推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這種新型服務模式,2月份,我館在世紀園為廣大讀者開展“面向微信時代 共謀圖書館未來”掃一掃微信關注活動,使圖書館微信關注人數已達2000余人,發布各類信息27期,宣傳各類圖文并茂的新書840本。
八、開發信息資源,提供專題服務,為縣領導和牧民群體提供個性化專題服務
為了讓縣領導集中了解國家對新疆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以及東部地區實施援疆方面的好措施,我館每月為縣領導編印1期《東部看新疆》決策信息,及時送達到縣領導的手中,備受領導關注。我館還利用龐大的文化共享資源信息,在冬季時節為畜牧局和牧民群眾開展漢、哈雙語版的養殖專題信息服務,為牧民群眾免費發放適合當地使用的科技視頻光盤200張,為縣上的畜牧業持續發展助一臂之力。這種深層次專題服務進一步彰顯了圖書館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圖書館的社會美譽度。
總之,免費開放對于進一步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公平性與公益性,普遍均等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成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迅猛發展。但是,隨著免費開放工作的開展,讀者大量涌人圖書館進行借閱、咨詢、學習和參加各種活動,新辦證數量也成倍增加,借閱量和咨詢量大幅提升,我們的工作也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首先是現有文獻不能保障完全滿足讀者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讀者的意見和怨氣,如果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很容易激化矛盾,造成讀者糾紛,投訴事件。其次是由于免費開放后,參差不齊的各層次的讀者都峰擁而至圖書館,我們的閱讀環境和閱讀秩序都受到了影響,于是就出現了打鬧嬉笑、衣冠不整等不文明現象,甚至有的長時間占用閱讀區休息,吃喝等,個別讀者不服從管理,書籍亂扔亂放,這樣一來看書的環境噪雜,效果適得其反,引起一部分真正想看書的讀者的反感。另外隨著讀者的增加,書刊流通量加大、加快,文獻和公共設施的損耗也很大,水電暖等支出加大,也給圖書館的運營成本帶來了負擔,圖書館的經費完全來自政府財政,是有限的,沒有其他來源,造成了圖書館的運營壓力加大。還有其他的一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以后的運作中探索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