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學生個體發展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在實際展開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應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理念,為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鑒于此,本文首先對以人為本的含義進行了簡要概述,并詳細探討了以人為本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有針對性提出了以人文本理念下班級管理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以人為本 班級管理 對策研究
目前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班級管理的重點還停留在整體管理層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這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以高度重視,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體發展,從而實現培養個性化人才的目標。
一、以人為本理念的含義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將尊重人、理解人、愛護人、提升人以及發展人延伸到班級管理中。這就要求教9幣在課堂授課、班級事務處理中都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仔細調查和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閃光點,結合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同時將學習的過程轉換為學生自主開展學習實踐的過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引導者,必須要著眼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發展,通過合理的管理手段促使學生能夠提高個性化發展能力,塑造健康、良好的人格,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為本理念在班級管理中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首先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確保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其次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發展特點,可以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從而為個性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質,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因此以人為本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三、以人為本理念下班級管理的對策
(一)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
要想實現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轉變管理觀念。由于教師是班級管理以及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對學生的了解更加深刻,為此教師要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針對每位學生的需求提供教育服務,以此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同時教師也要提高以人為本的理解能力和意識,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班級管理的主體,通過各種管理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和學習中。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班級管理事物上征求學生的意見,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如開展班級管理談論班會等,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方式表達自己觀點,以此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和質量。
(二)教師要營造民主式班級管理氛圍
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營造民主氛圍,通常可以通過班干部的選舉和任免來體現。由于班級管理不僅僅要依靠教師,還要發揮班級管理組織的作用,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增強學生自律性。因此教師在班委會成員選舉時,要秉持民主自愿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采用競選為形式、以民主投票為方法構建班委會,確保班干部能改協助教師完成相關的班級管理事務。同時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強化集體意識和班級榮譽感,從而營造出民主管理的班級氛圍,首先培養學生責任感和管理能力的目標。
(三)教9幣要實行差異化管理
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是要尊重人的個性化特點,而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則要充分的挖掘學生的獨特性,采取差異化管理方法。首先要求教師不能以成績作為學生唯一的評判標準,對班級中存在的一些性格內向、積極主動性較差的學生要采取激勵方法,此時可以通過談心交流給予學生疏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更好的融入到班級大集體中。其次教師要采取分層管理模式,即差異化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幫助成績差的同學尋找原因、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成績優秀的學生要鼓勵其拓展課外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豐富的興趣愛好,以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有特長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尊重,可以通過各種班級活動、校園活動為其提供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以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教育和班級管理模式中,教師通常作為主導者,對學生下達任務幾近乎是命令的口吻,這種方式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就無法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以及教學活動時,前提條件是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可以開展多樣化活動,提倡學生自行組織、自行安排流程和內容,教師協助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以此實現師生平等互動,進一步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此外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引導學生,還要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整個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
(五)教師要建立個性化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學生缺乏個性化是比較顯著的一個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針對這一問題,新時期教師在實際展開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制定個性化評價體系,針對每個學生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表現,同時借助個性化評價體系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某些不足。教師要協助學生改正弊端,從而構建良好的班級學習和管理環境,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班級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個性化人才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不大提升自身的認識水平、轉變管理理念,努力營造民主管理氛圍、實施差異化管理并建立平等師生關系,以此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曉磊,姜松梅.基于“以人為本”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戰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42+46.
[2]楊元元.以人為本理念下的班級管理探究[N].語言文字報,2019 -11-15 (006).
[3]吳振生.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教師,2018(S1):186.
作者簡介:趙彥麗,女,(1979.3),吉林長春人,小學高級職稱,教育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