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清



【摘要】板書是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浙江省小學英語課程標準里提到“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創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等傳統媒體”,但是隨著教學技術的不斷升級,教師已經習慣用多媒體上課,更有甚者已對多媒體多有依賴,有時忘了板書,有些老師有板書,但是缺乏創造性。本文從創造性的板書出發,結合目前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中運用板書的現狀與困惑,從板書的教學地位,板書的類型與創造性的板書促進有效教學三個方面,讓不重視板書的老師們引起重視,創造性地利用板書,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關鍵詞】板書 創造性 有效教學 催化劑
一、問題提出:板書的重要意義及教師在教學中對板書的不重視
1、板書的定義。百度百科對板書的定義:“板書(Write on theblackboard),從動態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師上課時在黑板上書寫的文字、符號以傳遞教學信息、教書育人的一種言語活動方式,又稱為教學書面語言。從靜態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而利用黑板以凝練、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的教學信息的總稱。”
2、板書的意義。劉顯國指出:“精湛的板書是撬開學生智慧的杠桿,是知識的凝練和濃縮,是老師的微型教案,能給人以志得神怡的藝術享受,它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是指示課文中心的導讀圖,是透視課文結構的示意圖,也是把握重、難點的輻射源。”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板書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它是課堂濃縮的精華,是教師教學過程的縮影。
3、教學中存在的板書問題
①配角地位,可有可無。我們小學英語老師多是年輕的老師,所以對于多媒體的運用范圍比較廣也比較熟練,當然多媒體有很多傳統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如生動,形象。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師在關注PPT時,忘了關注板書這個教學環節。本人有一次聽課甚至碰到了一位老師,一堂課下來,除了題目,黑板上什么也沒留下,當然這屬于極端例子。
②惰性養成,缺乏新意。由于對于板書設計價值缺乏認識,教師們普遍采用比較敷衍的方式處理板書,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惰性養成了,不愿意去挖掘它的精彩之處,,只是單純地列出重要的單詞和句子。這樣的板書設計過于形式,缺少創造性,發揮不了板書的教學優勢。《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小學部分)》①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創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簡筆畫,教學掛圖,模型,實物等傳統媒體”雖然教師也認識到板書是課堂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很多人沒有重視創造性。因此本人覺得我們可以從板書的創造性出發去探索板書如何催化出有效教學。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日常教學中板書所要遵循的幾條原則。
二、板書設計遵循的幾條原則
1、板書的內容:這要求教師首先要鉆研教材,對于教學目標的判斷要準確,板書的內容必須能反映出本節課的重難點。知道哪些要板書,哪些不要板書,如果什么都往黑板上寫,有時候學生會看花了眼。
2、板書的位置:對于板書我們要分區,重要的當然要寫在最顯眼的位置,對于一些補充的的,次要的可以寫旁邊,不能喧賓奪主。
3、板書的科學性:板書的設計,教師還要考慮到自己所教年段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如果是低年級的,板書應該更偏重形象思維,高年級偏重抽象思維,這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4、板書的美感:板書的設計應該要有色彩的變化,簡筆畫的運用,創意圖形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美,感受美。
5、板書的多樣性:板書的類型有很多,如圖文式板書,提綱式板書等等,教師在教學中的板書不能一成不變,要有創新性,才能抓住學生的眼球。
一個好的板書的判斷條件不是孤零零的,它需要具備的特點有很多,接下來筆者就來分享教學中碰到的有創造性的板書,它是如何催化出一堂好課的。
三、創造性的板書催化有效課堂
1、連詞成畫法
在上PEP1Unit3 Look at me!時,筆者先把已教的四個單詞按照一定的順序板書,然后用一定的線條把幾個單詞連起來,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如圖
學生可能猜到畫的是一只熊,這時就可以順勢呈現新單詞face,用這樣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呢,可以讓學生把單詞和中文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單詞的記憶,也很有趣味性。在此基礎上我把線條擦掉,讓學生來給我的動物變變臉譜,并用以下句子介紹:Thisis a…Look at its nose.Look at its…此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有些同學把它變成了大象,有些同學畫出了兔子,孩子們把板書玩出了新花樣,同時也對五官部位加強了記憶,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2.思維導圖法
思維導圖法這兩年在教學中經常被使用,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在教學長音/i:/時,有教師采用了以下的思維導圖板書,通過板書的顏色可以很明顯看出本課講的是-ee-,-ea-,-e的發音,且它們都是長音/i:/。這個板書呈現出來的是seal,跟教師分享的繪本是相關的。美國圖論學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說的可能就是具體的形象的直觀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語言好記得多。學生如果能記得這樣的板書,相信他們對于/i:/的發音規則會有深刻的印象。這樣的創造性板書對于學生的記憶是有沖擊性的,是有助于教學的有效手段。
3.圖片貼貼法
記得在上PEPS Unit 6 Meet my family! A lets learn時,由于教學樓沒電,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個個家庭成員和他們的關系,我臨時打印了一些圖片作為板書的一部分,看看我的familytree(下圖)。 首先這個板書非常明顯地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靈活,可反復利用。在教學的復習環節,我把板書全都拿了下來,叫同學上來貼一貼family tree并介紹。這個過程中是學生模仿,理解的過程,不只是簡單的重復。他必須要理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才能比較順利的貼出family tree,而且這個環節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檢查學生對于這節課的重難點掌握得如何。
這樣的板書比起單獨幾個單詞在羅列在黑板上是不是更有趣,更高效呢?
板書的類型還有很多,如對比法,問答法,筆者例舉的是自己在教學中碰到的幾個覺得比較有創造性的,而且對課堂有效性有催化作用的板書。化學中存在著很多催化劑,它們可以幫助加速化學反應的速度,我覺得創造性的板書就是有效課堂的催化劑。我們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這樣的板書有助于學生對教授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體現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小學卜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