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釜山大學教育系 韓國 釜山 46241)
STEA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融合教育,這種跨學科融合教育旨在解決單一科目教學的弊端,但這種教育方式是否能夠有效地實施,有賴于教師的專業素養,也就是說STEAM 教育是否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要基于教師的跨學科融合教學素養。[1-2]
我國于2015年首次在《關于“十三五”期間全滿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探索STEAM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提出了融合創新原則[3]。此后,學科融合的話題也逐漸成為教育界所關注的熱點。目前,已有不少經濟較發達地區正在開展中小學STEM/STEAM教育。但由于缺乏完善的STEAM教育的課程教學與管理體系,教師資源不足,忽略教育效果反饋等問題,制約了我國STEM/STEAM教育的發展[4-5]。其中,師資不足和教師教育與評價管理系統的缺乏是新模式教育發展道路上最大的一塊攔路石。韓國早于我國提出并試行STEAM教育,現已擁有12年的本土化實踐經驗,相對完善的STEAM教師培訓課程體系。分析韓國的STEAM教師教育課程,可作為今后STEAM教師教育的開展提供參考,提高教師教育的效率和有效性。
韓國于2011年開始實施STEAM教育,為實行這種整合人才教育,學校教育要求誘發學習者對科學、工學等學科的興趣,改善教學內容,并將其與實際生活中的課學知識相結合。韓國政府為了促進本土的STEAM教育發展及STEAM教育本土化,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并鼓勵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其中包括STEAM教育宣傳工作、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培訓、課程項目模型開發等。韓國STEAM教師教育培訓工作始于2011年,現韓國中小學教師對STEAM教師教育培訓的參與度較高,其STEAM教學能力和專業性也在不斷在提升。關于STEAM教師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韓國教師對的STEAM教育認知度和需求度,STEAM教育的運用與STEAM教育的現場教學適用性方面等[6]。
為有效促進和落實校內STEAM教育,針對學校管理者和STEAM教師的研修,相關專家與現場教師開發了STEAM教師研修課程,應對第四次產業革命與2015國家課程政策導致的現場教學變化的教師研修項目的開發,STEAM教育與研修效果分析與發展方案研究,是韓國現階段的STEAM教師教育的主要課題[7]。以下將通過對韓國KOFAC的STEAM教師培訓項目的課程管理運營、課程設置與實施、課后反饋評價三個方面對其STEAM教師教育開展進行分析。
課程的管理運營分為課程前與課程中、課程后三個階段。
1.課前準備
課前開辦授課導師研討會,實施對課程內容認知掌握的相關調查,以提升STEAM教師的基礎知識儲備為目的。
2.課程中的觀察
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教育模式,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員的學習態度與反應。
3.課程后及時反饋
課后通過線上討論平臺,收集學員對教育課程、培訓方式、教育效果、課堂現場等課程實施的評價反饋,課程管理運營團隊會根據學員對STEAM教育的理解程度來調節教育內容的難易程度。同時,收集相關專家和地區教育廳的意見與看法。
課程的特點是階段研修制,課程階段分為基礎課程研修和強化課程兩個階段。課程設置與實施具有“課程目標分階”“研修分階推進”“內容設置全面系統化”三個特點。課程內容設置重視理論與體驗、實驗與實踐相結合,細分研修對象,注重課程的可行性。
1.課程目標分階
研修項目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課程,第二階段為強化課程。第一,基礎課程主要以STEAM教育入門教師為對象,旨在通過基礎理論的教學,確保其對STEAM教育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增強其對STEAM教學理念的理解。第二,強化課程主要針對具備一定STEAM教育基礎理論知識或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旨在通過教學開發與應用、發表交流等教學活動來提高教師的STEAM教育素養,強化STEAM教學專業能力。
2.課程研修分階推進
STEAM基礎課程包括集合研修、現場應用、成果發表,共45課時,每課時為1小時。集合研修三天兩夜,共25課時,現場應用15課時,最后的成果發表5課時。整個研修時長約為2個月。STEAM強化課程的研修共52課時,每課時為一小時,共有線上線下兩種研修方式。包括線上的遠程研修,線下的集合研修(32課時),課堂應用(15課時),成果發表(5課時)。其中,線上研修為基礎STEAM理論選修課,不限制學習時間和時長;線下研修為必修課,學習時間固定,并限制學習時長。整個研修時長約3個月。
3.設置全面系統化
STEAM教師培訓基礎課程內容的設置全面系統化,體現了內容的多樣化、學以致用、合作共享等。STEAM教師研修基礎課程的集合研修、課堂應用、成果分享這三個項目,均有“研修內容”“研修課題”兩部分。“研修內容”主要通過名師特講,讓研修教師充分理解STEAM的概念和相關教育原理,并通過小組研討會、發表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研修教師對STEAM的理解程度,并通過現場體驗先進科學技術,來認識STEAM作為一種問題解決課程的重要性;“研修課題”是個人解決問題、設計課堂,以及對個人設計課堂的相互分享與評價等相關活動。
STEAM教師培訓基礎課程的課堂應用環節主要是參與過集合研修的教師們通過學習過的STEAM教育課程,嘗試在一線課堂上應用已開發好的STEAM課堂內容,期間有專業的STEAM課堂指導商談團隊人員跟進課堂應用環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研修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成果分享環節中,研修教師需在課堂應用環節開始之前,提交小組合作編寫的STEAM課堂指導方案,課堂應用環節結束前一周提交課堂實施報告書,一線課堂推廣報告書,其中,課堂推廣報告書還需要包含課堂現場應用課堂、研修課堂、公開課堂等相關照片。
STEAM教師研修強化課程,旨在將已開發的教學設計方案與課堂模型,先進科學技術等教育資料跟第四次產業革命和2015修訂的國家課程方案相結合,同時修改和完善研修項目資料。該強化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探究與體驗階段,該階段混合使用線上線下教育,富有針對性和研究靈活性。研修內容包括STEAM基礎概念、實行現況、第四次產業革命、未來教育等;體驗課程設置多樣化,包含各種尖端實驗室的探訪、藝術家的拜訪等體驗活動。第二,開發與應用階段,該階段線下學習為主,是理論與實踐的銜接階段。第三,課堂現場應用與成果推廣階段,該階段注重研修教師的開發能力與實踐能力。應用與推廣期間,有指導團隊專門跟進研修教師實踐進度,并進行實時指導。第四,討論交流與經驗分享階段,該階段展示再現優秀課堂,分享研修成果,促進研修教師對STEAM教學的進一步理解,進一步反思,從而達到教學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韓國STEAM教師研修課程的課后調查具有周全、客觀等特征。其反饋評價重視與研修相關的所有對象,比如政府、相關領域專家、研修導師、研修教師、學生等。調查內容主要有課程內容、研修前后變化、對STEAM的認知與需求。關于課程內容,對其“對自身最有幫助的課程部分,最優課程時長和最佳課程時期,最優研修內容”等內容進行調查。關于研修前后變化,對“應用難易度、學校教學課程融合情況、科目融合情況,課堂形式與課堂類型、學生的期待、學生學習成果”等的變化進行調查。關于STEAM認知與需求,針對“消極參與和積極參與的理由,對STEAM教育和效能感的認識,STEAM教師的專業性要素,需求的研修內容和方式,需求的教師培訓項目”等相關內容進行調查。
以上內容從韓國STEAM教師教育課程的“課程的管理”“課程設置與實施”“課后反饋評價”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試整理其優缺點。
其具體優點如下:第一,韓國的STEAM教師教育課程最大的優點是給研修教師提供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訪問與體驗,形成專門的STEAM課堂指導商談團隊幫助教師實踐STEAM課堂。研究所訪問可以提升基礎教育一線教師的科學知識和專業自信心,而指導商談團隊可降低一定程度的教學消極感和課堂推進困難感。第二,韓國KOFAC的STEAM課程由理論課和體驗課、實踐課三種類型組成。其中理論課的實施主要以相關理論和相關課堂案例分析講解為主,較為簡單。
其具體缺點如下:課程周期較長,需要超過半年的時間用來推進課程各個環節,線下課程需求的場地也較多,課程設置與運營對人才要求較高,需求人文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和教育專業人員的相互合作,課程需求的教學工具與設備等需求較多經費。
STEAM教師是STEAM教育的保障,教師主要起著實踐和推動作用,師資力量及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STEAM教育政策的實施。STEAM教師發展要著重從入職培養、教學理念、課程實施及專業素養方面加以培訓,建立各級STEAM教育師資培訓中心,保障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筆者根據韓國STEAM教師教育的優缺點以及我國STEAM教師教育現況,試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政府出臺STEAM教師教育目的、結構、財政、具體實施等方面的相關政策,起到宏觀調控作用。STEAM教師教育政策是促使STEAM教育持續良好發展的前提,政府需要規劃目標、增大投資、協調各利益相關方等,為未來學校教育轉型做好師資準備。
第二,圍繞核心概念整合出符合我國教育實情的具有整合性、趣味性、創新性與協作性的STEAM教師教育課程。STEAM教師教育的培訓課程、活動課程及有效教學是STEAM教育實施的關鍵,推行STEAM教育的前期階段,應優先重視并開發教師教育課程。
第三,開發科學合理的STEAM教師教育評價方案。要合理設計STEAM教育評價方案,不僅要對培訓教師的STEAM學習過程進行評估,還有對最終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此外,還要對各級學校的STEAM教育實施情況進行評價,發揮其診斷、監督與管理功能。
第四,我國實施和推廣STEAM教師教育需建立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的STEAM教師教育運營系統,重視科學技術教育發展觀,認識與提高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需要形成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研究機構等之間的合作共享關系,即建立一個與自下而上相對接的STEAM教師教育支援系統,這對STEAM教師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