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宇 劉 潔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本課程采用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融合個性化學習和基于能力的學習形式,將教學內容專題化,以問題為導向,選用多種教學平臺,將合唱指揮理論講述與音樂視頻欣賞、合唱指揮實踐相結合,同時將過程與結果作為考核依據,客觀地進行考核[1]。
1.教學理念
基于慕課的合唱指揮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一是注重學生的主題特征。教師需要把合唱指揮教學中知識傳授的過程有效地轉化為學生主體能力發展的過程。二是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每位學生均有屬于自己的特點,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三是注重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全方位地引導與輔助學生,將內容具體化到每一次的教學過程中。
2.教學過程
實施雙向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合唱指揮,從而使合唱排練與指揮達到完美的結合。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和趣味性教學,可以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且帶給學生的印象會更為深刻。
3.教學目標
第一,可在真實的合唱指揮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第二,虛擬合唱指揮學習課堂,可利用網絡慕課平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課前設計
組建微信聯絡群——發布課程通知、進行在線交流。教師可利用超星平臺分享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資源,包括視頻、音頻和其他在線資源等;通過設計多項任務,布置預習作業和任務,并對平時成績進行評定,為課程考試的量化考核積累資源素材;通過超星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課中設計
本課程需要師生進行更為深入地交流,在線上教學中,為了能及時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采用釘釘直播或視頻會議的形式,實現較為流暢的視頻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互動,強化重點,解決難點,隨時在線回復學生提出的問題,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問,確保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
3.課后設計
教師可發布完整的教學資源、豐富的試題和充足的實踐任務;提供與視頻配套的電子版教材供學生使用;調整部分實踐任務,使學生利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課程教學團隊每天安排專人在線答疑,快速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
1.教學內容
課題出處:選自《陳國權教合唱指揮》第六章/收拍的指揮法/第三節。
2.教學時數
一課時。
3.授課對象
筆者所在學校音樂舞蹈學院17 級音樂學所有學生。
4.教學目標與要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聽辨、感受、分析作品到指揮實踐,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
過程與方法:能夠掌握運動中收拍的指揮技能;通過總譜分析,能夠準確地選擇指揮的收拍動作,并進行實踐指揮操作。
知識與技能:理解不同的指揮收拍動作對不同風格音樂情感表達的意義,并運用以上技能進行指揮實踐。
5.教學重難點
學會收拍的指揮知識。將收拍技法應用于不同風格作品的指揮實踐中。通過正確的收拍動作準確詮釋音樂的情感。
6.教學方法與策略
講授法:通過基礎指揮動作要領的講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指揮姿勢。音樂分析法:對四首不同作品的總譜進行分析,并通過分析來實踐不同的指揮動作。練習法:讓學生能夠對所學指揮動作進行課堂練習實踐,并鼓勵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進行二度創作。自主學習法: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放相關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收拍等相關指揮知識內容。問題探究法:通過問題引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示范教學法:教師展示各種收拍指揮動作。
7.慕課教學環節
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慕課資源推送收拍知識內容,發放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后臺瀏覽學生指揮視頻并批閱,根據學生課前作業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8.線下教學環節
課堂導入(5 分鐘):鞏固上節課所學的起拍指揮動作以及視頻展示,并以學生指揮、視頻展示的方式檢驗其學習成效。
新課講授(32 分鐘):收拍的概念,即在全曲終止、段落停頓、句停頓與聲部退出等處,進行音樂收束的指揮動作。
收拍的分類:強收、弱收。
強收的概念:強力度的收拍。
動作要領:預備拍;落點;落點后的反彈。
指揮動作的訓練(教師展示各種強收動作并作對比分析):預備拍的訓練;落點與反彈的訓練(落點在上方、下方、中間并向上反彈);手型的訓練。
強拍的分類:非長音的強收;長音的強收;呼吸后的長音收拍;結束長音同時伴隨有合唱聲部、伴奏聲部的收拍。
非長音的強收概念:終止音為一拍或半拍時值的收拍。
非長音的強收動作要領:預備拍;落點;收拍。
長音的強收概念:終止音為兩拍或兩拍以上時值的強收。
長音的強收動作要領:預備拍;收拍。
長音的強收指揮動作的訓練(教師展示指揮動作):預備拍;落點;收拍。
結束長音同時伴隨有合唱聲部與伴奏聲部的強收指揮動作訓練(教師展示指揮動作):預備拍的落點和收拍。
教師講解:通過作品《勇敢向前進》片段(見圖1)講解長音強收的指揮動作。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提出對課堂教學產生的疑問,并由教師進行相關解答。

圖1 《勇敢向前進》片段
弱收概念:弱力度的收拍。
弱收動作要領:幅度;預備拍;“一劃”“一捏”“一挑”“一按”;落點后的反彈。
教師講解1:結合匈牙利魯道夫·拉班“人體動律學”的現代舞理論進行指揮教學。
教師講解2:通過作品《半個月亮爬上來》片段(見圖2)講解弱收的指揮動作。

圖2 《半個月亮爬上來》片段
學生指揮實踐:指揮作品《半個月亮爬上來》片段。
課堂小結(6 分鐘):以提問的方式回顧今天所學的指揮知識點;以實踐展示的方式回顧今天所學的指揮動作。
作業:完成《婁山關》作品的指揮設計,并將指揮視頻上傳至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預習聲部退出的收拍知識。
本次教學將基于慕課的合唱指揮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功地融入其中,能較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不足之處在于教學時間的分配需要合理,還要及時糾正學生指揮實踐中存在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