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信息2.0時代的到來,讓更多的教師對如何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進行了思考,想要通過信息技術來改善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幻燈片課件、三維動畫、磁帶影音、微課視頻、思維導圖和社交軟件,可以多角度覆蓋學生的地理學習,鍛煉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教育信息2.0時代;高中地理;教學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是希望教學更具有吸引學生的特質,讓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主動參與到地理課堂中來,完成對地理為知識的挖掘,掌握地理學習的技能。教師為學生展示幻燈片課件,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完成了大量知識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有了全面把握地理知識的機會;教師為學生播放三維動畫,讓學生在動畫的吸引中,完成了對知識的梳理和把握,知道了地理知識怎樣轉化為有趣的畫面,使學生理解了地理知識的內涵;教師為學生提供磁帶影音,讓學生的地理學習更富多彩,幫助學生找到了地理存在的痕跡,使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價值,改變學生的學習理念;教師為學生提供微課視頻,讓學生在微課中對地理知識進行了新的思考,跟上了教師的進度;教師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地理思維的發展,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實踐目標,構建自己的學習框架;教師利用社交軟件,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追蹤,了解學生的問題和需要,方便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一、 展示幻燈片課件——豐富學生視野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幻燈片課件,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視野。在學習“地球的宇宙環境”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地球在不同層級天體系統中的位置,熟悉地球周圍的宇宙環境,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幻燈片課件,在課件中揭示了地球在不同層級天體系統中的位置和所處的環境。學生觀看幻燈片課件的時候,在第一張幻燈片課件中看到了藍色的地球,知道了地球的整體樣子,就像是穿著藍色紗裙的仙女,飄飄搖搖。學生產生了進一步探索地球的念頭。在第二張幻燈片課件中,學生看到了太陽、土星、火星、木星等天體的位置,了解了地球的大體位置;在第三張幻燈片課件中,學生知道了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的概念和分布,知道了各級天體系統的基本概況,了解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構成了地月系,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為太陽系,而太陽系和眾多的恒星系統構成了銀河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組成總星系。學生根據地球、月球、太陽的相對位置,分析了地球的變化。學生繼續觀察課件后,知道了地球的基本信息,分析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因素,認為適宜的生存條件讓生命得以在地球繁衍,需要大家共同呵護。
二、 展示三維動畫——吸引學生注意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三維動畫,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在學習“交通運輸布局”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并能結合具體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和路線,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關于交通運輸布局的動畫片,讓學生在動畫片段中尋找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的身影。學生在動畫片段中,看到了卡通版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被它們萌萌的樣子吸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它們的知識。學生跟隨動畫的發展,了解了交通運輸方式的主要類型和基本特點,認識到不論是哪一種交通運輸方式,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和劣勢,需要人們結合自己的需要來進行選擇,不能盲目運輸,以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學生綜合動畫中出現的知識點,匯總了交通運輸方式選擇需要注意的事項:運費、運速、運量、靈活性……知道了不能死學習,而是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依照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來選擇。動畫中,還為學生留置了作業,讓學生嘗試用自己家鄉的交通運輸網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優點和尚需完善的地方,使學生學會靈活使用地理知識。學生跟隨動畫教學的腳步,理解了交通運輸方式,收獲了新的知識點。
三、 展示磁帶影音——增強學生感受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磁帶影音,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感受。在學習“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黃土高原為例”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讓學生找到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在教學中利用磁帶為學生播放了民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的嗓音特點。學生在閉眼聆聽的過程中,對陜西民歌風格有了強烈的認識。接著,筆者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黃土高原的宣傳片,讓學生在宣傳片中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況,使學生能夠從中得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學生觀看黃土高原的宣傳片后,知道了人地矛盾是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本質,致使黃土高原呈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點。學生對黃土高原的景象進行分析后,意識到這是由于流水的侵蝕造成的。接著,學生重點分析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認為它不僅會影響生態環境,還會影響人們的經濟發展,加劇人地矛盾。為了解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問題,學生立足黃土高原的特點,提出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長等方案,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減少水土流失的技巧,踐行了保護黃土高原,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 展示微課視頻——刺激學生思考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微課視頻,以此來刺激學生思考。在學習“自然災害與人類”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自然災害的類型和危害,總結出防災、減災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時長為7分鐘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重點學習了洪災形成的原因和對人造成的危害,分析了防治洪災的主要措施。學生理解了洪水和洪災的概念,知道了洪災多發生在南方夏季,會給人們帶來生命威脅和經濟危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生認為防控洪災是十分必要的,是不能輕視的,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兩方面,提出了預防洪災的主要方案,諸如修建水庫提高洪水的調蓄能力;修建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方便泄洪等,還著力于宣傳防災減災,提高人們對洪災的認識,讓人們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減少亂砍濫伐,減少水土流失。
五、 展示思維導圖——完善學習框架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以此來完善學生的學習框架。在學習“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及原因,認識到地理環境要素之間的制約關系,在教學中帶領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圍繞日本和英國這兩個主題,展開分支擴散,圍繞它們的地理位置、氣候、地貌、植被等進行知識輻射,分析區域差異形成的原因。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結合自然環境,對日本、英國的發展區域進行了分析,知道了英國和日本都瀕臨海洋,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本為季風氣候,兩國都以工業為主,但是工業布局卻不盡相同,日本依賴國外進口,形成了“臨海型”趨向,英國則是更靠近原料產地,是“資源型”。學生總結了區域差異產生的原因,明確了氣候、地形等自然環境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區域的影響,完善了自己的學習框架。
六、 展示社交軟件——追蹤學生學習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育信息2.0時代下開展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示社交軟件,以此來追蹤學生的學習。在學習“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之后,筆者為學生設置了作業,然后通過微信來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督促學生按時寫作業,掌握人口增長的模式、特點和地區分布等知識,并根據學生的作業質量來設計教學的方案。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候,也會及時地通過微信來尋求教師的幫助,分享自己的想法。學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增加了與教師的溝通,推動了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掌握了課堂所學知識,形成了按時做作業的好習慣。
總之,文章通過展示幻燈片課件、展示三維動畫、展示磁帶影音、展示微課視頻、展示思維導圖、展示社交軟件,豐富了學生視野,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增強了學生的感受,激發學生的思考,完善了學生學習的框架,追蹤了學生的學習。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完成了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探索,形成了系統學習的能力,參與到了地理課堂中來,增加了對知識的積累,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學生在幻燈片課件中,看到了豐富的學習資料,能夠結合生活來理解地理知識,感受地理的魅力,把握地理學習的特點;學生在三維動畫中,感受到了地理知識的動態變化,理解了地理知識學習的趣味性,產生了探索地理知識的好奇心;學生在磁帶影音的影響下,受到了視覺、聽覺上的沖擊,擁有了強烈的學習感受,深化了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學生在微課視頻中,看到了自己學習中忽視的問題,對知識進行了分析,深層次理解了地理知識;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梳理,找出了學習的主題和分支,完成了對地理知識的拓展探索;學生在社交軟件的幫助下,收獲了教師的幫助,能夠在教師的督促下,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玉.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三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7(12):26-27+21.
[2]趙英剛.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優化淺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02-303.
[3]李晴,王志剛,楊智平,呂娟.啟發式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2):146-148.
[4]江靜華.基于生活化案例教學的學生區域地理素養培養實踐分析[J].熱帶地貌,2017,38(2):1-8.
[5]劉正鳳.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滲入實踐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46-147.
[6]李映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管窺[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55-156.
作者簡介:
陳以昌,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北大附屬宿遷實驗學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