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勇
摘 要:智能網聯汽車被視為汽車行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本文通過對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提出了加快沈陽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相應對策,促進更快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智能網聯汽車;現狀;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是2020年度沈陽市科技創新智庫決策咨詢課題項目的成果“沈陽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中心對策研究”(項目編號:kxzk2020035)。
沈陽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建設鐵西、大東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這是在深刻洞悉沈陽產業發展基礎上提出的重大舉措,為沈陽市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指明了方向。
1 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在傳統產業改造的大浪潮下,汽車工業也在謀求轉型升級。智能網聯汽車儼然已成為傳統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我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起步相對較晚,2010年才對智能網聯汽車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國家的政策推動下,我國相關產業都開始了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若干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政策,這些政策包括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等,這些規劃和政策的發布,對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可搭載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設備,利用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使車和各種相關事物的信息共享,具備對復雜環境的感知、決策、控制和執行等功能,還能夠舒適、安全、節能、高效地行駛,最終實現不同程度的自動駕駛功能。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升級成為我國目前的戰略之一,國家的各個部門相繼出臺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政策,來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很多政策明確地提出要使得智能網聯和交通運輸領域相互結合,建立一個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的交通體系。
2018年1月5日,我國成立了由國務院領導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小組。國家確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0-2025年發展戰略目標。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促進智能網聯與交通運輸行業相結合,構建一個安全、現代、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交通強國戰略”。同時還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該聯盟包括企業、院所、高校等機構,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依據國內主要整車企業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布局,一汽、北汽、上汽等企業計劃在2025年以后達到高度/完全自動駕駛。目前國內已建成包括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在內的八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
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含智能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方面主要體現在國內的政策、互聯網積極地全身心在對無人駕駛技術進行研究。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將無人駕駛技術成功地用于實踐。例如,在很多的汽車上已經具備了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語音助手等功能,能夠為駕駛者提供路線規劃、停車等服務,為駕駛者提供不一樣的駕駛體驗。在網聯方面的成就主要體現在LTE-V技術解決方案的提出。
2 沈陽市加快世界級汽車制造中心建設的對策建議
沈陽市汽車產業發展有著扎實的基礎。目前,沈陽是寶馬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到2023年,沈陽汽車年產量要超過15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
2019年8月8日,沈陽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沈陽智能網聯汽車中心,力爭將沈陽打造成為現代汽車之城和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中心,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應用標桿。
1)成立沈陽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建成沈陽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力爭成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企業研發協同、新興產業引導、產業集群服務、產業發展促進、市場推動等功能。
2)重點發展圍繞V2X車路協同的車用通信模塊、產品和系統,包括路側單元(RSU)、車載單元(OBU)以及邊緣計算服務器的研發制造,積極發展車聯網業務運營主體和車聯網服務提供商,打造覆蓋V2X車路協同產品制造、網絡建設、運營服務的完整服務能力。
3)建設完善的產業支撐體系。研發智能控制、無人駕駛等技術。加快發展5G基站、無人駕駛測試平臺、檢驗檢測中心、汽車大數據交互系統等產業基礎設施。
4)建設先進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體系。在華晨寶馬、上通北盛、華晨中華等現有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上,與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有機地結合,打造具備量產L3、L4級別整車能力的制造體系;推動整車制造企業、造車新勢力、智能網聯技術公司和出行服務平臺之間的競合生態建設,形成配套體系。
5)推進封閉區域內工作車輛自動駕駛應用。選取具備成熟條件的封閉區域如物流園區、旅游區開展物流、旅游等專用作業車輛自動駕駛模式,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和技術規范,逐步擴大自動駕駛模式范圍。
6)試點道路資源開放測試。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及路測設備配置,允許局部區域公共道路先行開放測試,加快地方立法試點研究,逐步在特定區域展開并總結推廣。
7)加快開展智能路網改造。部署智能路網試點改造工程,建設路網基礎設施,如衛星地面增強基站、交通道路通信設施、北斗導航定位解算公共資源、LTE-V2X路側單元、邊緣計算服務器、智能互聯的交通信號標識標線、視頻監控設施、路測智能感知系統等,形成數據通信傳輸、路網全域感知、路測實時計算等能力,滿足車路協同需求。
8)推進汽車大數據應用。建設汽車大數據平臺,探索合理的數據應用商業模式,共建汽車行業大數據的應用規范和安全標準。
3 總結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解決社會、交通問題的技術手段。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智能網聯汽車可以為沈陽市政府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新賦能,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助力沈陽的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
參考文獻
[1]郭俊.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現狀與政策趨勢淺析[J].科技與創新,2018(03).
[2]祝月艷,趙琳.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發展現狀分析及建議[J].汽車工業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