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容莉
摘? 要: 互聯網的存在使得00后的家庭生活更加豐富、聯系方式更加便捷、家庭教育更加靈活。為了進一步了解00后高職生家庭教育的現狀,該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湖北武漢某高職學院在校大學生與父母交流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發現00后高職生與父母的溝通方式趨向于為互聯網,教育方式趨向于極端化。為了進一步加強00后高職生的家庭教育,需要逐漸完善大學生親子課程的構建,完善心理中心的建設,重視家校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 互聯網+? 高職院校? 大學生?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c)-0198-03
Absrtact: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rnet makes family life after 00 more abundant, contact information more convenient, family education more flexible.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of Post-00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in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munication mode between Post-00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ends to be the Internet, and the education mode tends to be extreme.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Post-00 vocational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Post-00 vocation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arent-child curriculum,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center,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Vocational colleges; University students; Family education
1? “互聯網+”時代下00后高職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根據此次調查報告的數據而言,自從00后走入大學后,大多數的學生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障礙,不能及時地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和自己的職業規劃,許多大學生報喜不報憂。由于父母無法準確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和現狀,從而無法及時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再加上高職學生的自律性較差,久而久之,導致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導致奮斗目標不明確,不能很好地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同時,大部分00后高職生的家長在外工作,缺失學生的成長過程,導致無法準確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和現狀,從而無法及時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更談不上對學生的教育,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一項“你希望如何改善或者增進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的開放式問題,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1 家長專斷的教育態度
在與大多數學生家長的溝通中,家長表示在很多事情上自己子女并不聽自己的話,家長也不知道如何與子女溝通,在很多情況下還會出現與子女失聯的現狀,一般這種情況家長都會打電話尋求輔導員老師的幫助。在研究中,33%的高職學生表示自己的父母并不愿意傾聽自己的想法,42%的學生表示父母愿意聽自己傾述很多想法和內容,但是父母并沒有采納和分析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見,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對親子關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所以,高職生家庭教育缺乏的原因之一是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過于專斷。
1.2 家長缺失孩子的成長過程
我們將父母不在身邊陪伴長大的大學生稱之為“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在問卷調查中顯示,有51.28%的學生不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而是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更有學生通過單獨訪談的形式了解到,他們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居住地方,一般情況下是在親戚家寄住長大,居住環境不固定。調查顯示,將近50%的學生表示放假后并不著急回家,這些學生表示家里沒有人,父母也不在家,回家也是自己獨處,所以意義不大。而這些從小不與父母長大的學生,形成兩個極端,一部分學生在平時與室友、老師、同學的交流中顯得格格不入,他們鮮少參加班級活動,沉默寡言、獨來獨往、按部就班。另一部分學生則會與室友起沖突,投入大量時間在兼職上,不懂得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同時有調查研究表明,由于留守經歷使個體缺失了應用解決問題和求助方式的最佳指導者——父母,進而轉向選用退避、幻想、自責、合理化等指向自己的應對方式。在于無留守經歷的學生對比上溫義媛、曾建國和田玉霞表明,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癥狀檢出率更高,負性情緒更多[1-3]。所以,高職生家庭教育缺乏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父母對于孩子成長陪伴的缺失,導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1.3 家長教育素養的缺乏
方建移等人將父母素質歸納為:為人父母的素質實際上是由2個方面組成。家長的一般素質是家長作為一名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文化水平、品德修養和健康狀況等,它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又是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所必備的特殊素質的基礎。家長的特殊素質是指作為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應具備的素質,即“教育素質”[4]。大多數00后高職生的家庭都出生于農村,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在外務工以提高家庭的整體生活水平。同時,大多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學生也表示不會與父母交流三觀、職業規劃、學業規劃等問題,話題以生活費和學校生活近況為主。通過與輔導員的訪談發現,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有學校,自己不用管”,或者在與子女發生沖突或犯錯時一味責怪子女,完全不反省自身錯誤。所以,高職生家庭教育缺乏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家長教育素養的嚴重缺失。
2? 改善“互聯網+”時代下00后高職生家庭教育的對策
推進互聯網+時代下00后大學生家庭教育向更好層次、更科學方向發展的內因是大學生和家長,社會和學校則外因。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本原因,所以00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大學生自身多方共同努力。
2.1 加強家庭教育的網絡建設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高職學生與家長聯系的重要媒介就是互聯網,學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通過微信進行的有64.1%,每次時長大約在15~30min之間,所以社會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傳播媒介,加強大學生家庭教育先進理論和優秀經驗的傳播。社會利用這一特征建立“互聯網+家庭教育”的開發模式,加強對大學生家庭教育網絡軟件的研發力度,尤其是要加強對大學生家庭教育網絡視頻課程的研發增加大學生家長獲取信息的形式。社會要建立大學生家庭教育網站。網站管理人員可以及時將國家有關大學生的最新政策和文件及時發布到網站上,大學生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國家的最新政策。同時,網站上可以及時推送一些有關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優秀作品,供大學生家借長鑒。
2.2 將家庭教育納入高職生必修課
在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過程中,都是由父母與老師共同教育管理,由于大學后地理位置不再受限,許多學生與父母的距離逐漸拉遠,父母與學生的溝通只能靠通信工具,環境狀態的改變讓許多家長措手不及。18歲的學生都渴望獨立自主,也有自己的想法,對大學生活充滿著向往,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在這個時候顯得越來越明顯和突兀,如何緩解高職生與父母之間的這種矛盾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在校學生的親子教育,讓高職生在進入大學校園時就學會如何換位思考、如何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如何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時發揮傳統節假日的作用,用與父母親人有關的節日,例如中秋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開展一些文藝活動或其他形式的活動,加強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喚起學生內心對父母的愛,從而端正態度,認真度過大學時光[5]。
2.3 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探索出了新的交流模式,即網絡公眾平臺。這一點的運用在高等學府比較普及,對于高職院校與家長的網絡化溝通還需進一步加強探索。就目前而言,與家長的互聯網溝通僅在于微信群發放放假通知、上學通知、繳費通知等,并沒有高效的發揮互聯網在家校合作上面的應用。要針對性地對大學新生開展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工作就必須關注、探討原生家庭因素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學校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的網絡平臺,方便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目前情況、學科成績、課表等信息,也方便老師了解學生的原生家庭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同時對于學生在學校產生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網上交流溝通,為00后高職生的發展投入更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曉琳,趙璇.高職生家長參與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2):76-77.
[2] 周常穩.高職生職業忠誠觀的現狀調查及改善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3] 魏榮.高職生負性情感的現狀及其成因[J].職業,2016(6):159.
[4] 田陽.高職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6.
[5] 阮學蘭.高職生專業承諾、學業情緒的現狀及其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6] 文江峰,于雪玲.家庭教育對新疆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影響因素分析[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9,28(3):37-42.
[7] 白莎.淺談"互聯網+"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J].散文百家,2018(8):10.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3-495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