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海珂
摘 要:“小班化研討式”適合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越來越成為是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職業教育教學中采取“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應明確教學目的、熟悉教學對象、有效組織教學實施、構建豐富的資料數據庫、具備高超的課堂掌控藝術、采取科學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75
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技術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所在地區及國家培養實用型人才。培養的人才素質必須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對學生應掌握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技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相比于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采取“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更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培養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符合“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小班化研討式”,學生人數較少,約6~12人左右,學習專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此種教學形式的理論研究已經相對較為成熟,但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總結。
1 明確教學目的是實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依據和根本
作為任課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對所承擔專業(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等綱領性文件熟悉、吃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換句話說,通過授課,究竟讓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只有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你才能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有重點的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研討,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儲備、傳授,否則,就會走偏,偏離人才培養目標。
2 創新教學設計是實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深入了解教學對象的學科方向、專業性質,甚至是個性和特長,對于搞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是必須進行的一個環節。只有如此,才能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具有針對性,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極大地增進與學生的親和力和融合度,提高教學的效率。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根據學生的專業和職務,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3 合理教學組織是實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關鍵和核心
在教學中,都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要求,但是卻沒有固定的形式,換句話說就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教學比較有效,至少要取決于三個要素: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這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密切聯系的。在專題研討式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確定研討組織的時間、地點、主題、具體方式等等,既要考慮學生的課前情況,又要考慮課堂的效果,還要注重客觀的評價。
4 教師高超的課堂藝術是實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小班化研討式”教學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更多地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思考問題。而研討式教學,教師更多地是扮演導演或主持人的角色。它要求教師必須是知識豐富、有真知灼見,不僅能系統地闡述問題,而且對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情況進行預想,善于即興發揮, 能夠自如地處理、回答討論中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的插話、提問、回答、點評應該有見地、有深度,對學生起到點撥、啟迪的作用。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之間展開討論、辯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研討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掌控討論的主題,防止學生“跑題”而討論一些與主題內容無關的問題,但要注意掌握時機和尺度,既要從討論中解決問題,又要給學生適當的發揮空間。在整個研討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類似于主持人與選手的關系。在研討之前,教師首先闡述討論的主題、目的以及要求等內容,然后圍繞一個或多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討論中,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并快速地作出 分析判斷,及時地進行總結、點評,引領學生進行下一個問題的討論。每一個問題,教師都應有一個小的總結,并為下個問題的研討作鋪墊。研討式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實際上它體現了教師多方面的知識能力功底,既要有多學科的知識素養儲備,又要有靈活地反應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藝術和技巧,同時,又能夠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機地融合到一起,達到共同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效果。
5 豐富的信息和資料數據庫是實施“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重要保障
學生教學主要是著眼學科發展前沿,包括理論和實踐。21世紀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而教師本身的能力和知識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期望。這就需要發揮圖書館網絡資源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圖書資料、信息資源以及專業數據庫,方便學生查閱和學習所需要的資料信息。在專題 研究過程中,學校的圖書館、教學保障等部門在教室配備了相關的學習資料和相關專業理論著作,以及能夠獲取中外期刊數據庫的網絡。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課題任務,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查到所需要的資料信息,為提高小班化教學的效果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資料保障。另外,學生自己搜集的資料信息,以及教師所掌握和提供的資料信息,都可以作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考和依據,真正實現研究生與學生之間、與教師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
6 科學的考核方式是保證“小班化研討式”教學 質量的有效措施
小班化教學面對的教學對象通常是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專業能力的學生,因此考核方式不能簡單地以試卷的形式考查學生的知識點,而應注重學生專業技能或綜合能力的考查。在研討式教學中,考核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平時成績,主要依據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表現,思考問題是否深入?發言是否積極?回答問題是否準確?是否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等等,約占總成績的40%;第二種是課程結束時的研究成果,按照教學計劃,每個小組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匯報交流的形式,體現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約占總成績的60%。在匯報交流過程中,各小組間互相提問問題,并作解答,根據成果的質量高低,以及學生解答問題的 能力和水平給出每個學生的成績。根據情況,也可以論文或者作業的形式,作為考核依據。
以上是我個人對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小班化研討式”教學的一些簡單理解和分析。我想作為一個職業學校,如果能從這些方面開展“小班化研討式”教學,必然能促進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光華,扈啟寬,等.深化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提升高素質人才培訓質量[J].西北醫學教育,2013(2).
[2]王鐓.特色教育探索(教師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王輝憲,楊建奎,李輝勇,劉燦明.基礎課示范實驗室建設與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9):95-98.
[4]許卉艷,趙明學.研討式教學模式在英語專業本科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11(7):53-54.
[5]胡宗球.積極探索研討式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