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盈盈
摘 要:“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當前,互聯網的發展給企業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以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勢頭迅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是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互聯網+”的到來,給交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必須抓住機遇, 迎接挑戰,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創新。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策略;機遇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在利益分配格局下長久治安的必備法寶。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面對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繁雜信息與多重優惠,企業職工的道德素質正在被忽視。現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為不利。所以,為了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互聯網的風口之上,利用互聯網本身的融合與連接特質,有效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互聯網+”時代為交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互聯網+”時代就是廣泛利用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達到深度融合的時代。“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的思維進一步實踐達到的成果,它不僅推動了經濟形態不斷發展演變,同時更是帶動了社會經濟實體的快速發展,為改革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網絡平臺。在當前新時期,企業更是要以“互聯網+”為載體,促進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創新,尋求新的政治工作思路與方法。
1)“互聯網+”時代拓展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空間。由于資源分散且有限,傳統的企業政治思想工作收集信息速度較慢,這些原因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開展。然而由于互聯網平臺上的資源較為豐富,幾乎涉及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網絡平臺中的信息共享更是為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網絡上的所有有效資源都可以拿來為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工作所用。
2)“互聯網+”時代優化了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內容。企業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強調從工作的正面開展,我國大部分企業習慣于通過大規模、隨機性,采用面對面的方式開展政治思想工作,雖然這種方式在當前的網絡時代仍然可以借助于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來開展,但是在開展大規模的政治思想工作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充分發揮互聯網聲、像、圖、文并重的優勢屏蔽不健康信息,有針對性地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引導,從而提高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3)“互聯網+”時代實現了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形式多樣化。互聯網使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更加形象生動。眾所周知,互聯網平臺不僅有著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信息,同時承載的信息中更是涵蓋著大量的圖片、聲音、視頻等多媒體資源,互聯網平臺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信息傳播工具。只要通過聯網電腦,用戶就可以輕松獲取外界信息,并與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進行輕松自由地交換思想,因此。將互聯網引入到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僅大大提高了我們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更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用戶獲取有效信息的積極性。
4)“互聯網+”時代增強了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企業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單向的。網絡中的匿名信使得職工無法獲取企業政治思想工作者的真實身份,我國大部分企業為了方便企業政治思想工作者能夠及時獲得真實有效的思想信息,一方面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互動,這種方法有效地化解了職工之間的抵觸情緒,從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企業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了解到人們的思想動態,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教育引導,從而達到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
2 “互聯網+”背景下交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策略
1)利用互聯網,提升思政宣傳效果。當前交通企業與職工在思政工作上存在著十分顯著的矛盾:一方面,企業的思政工作者面對新時代、新環境下催生出的新情況、新問題沒有一個清醒而明確的認識,仍然使用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來與職工進行溝通與交流,然而,這樣的思政工作已經不適合當前的企業環境,即使付出再多的精力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職工也將自己與企業的關系簡單地劃上了“金錢交換”的符號,認為自己付出了勞動、換取了薪酬就可以了,而接受思政教育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然而在于企業發生矛盾時,職工又不善于爭取與表達,導致對企業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章程中說過,黨的每一名成員都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這足以證明宣傳工作在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要想解決這些矛盾,企業的思政工作者必須首先轉變自己的工作思路,適應“互聯網+”環境的特點,運用“互聯網+”平臺的功能,提升思政宣傳效果,為企業營造一個和諧的思政環境,給職工的思想以正面地、積極地影響,提升思政工作的效果。
2)利用互聯網,改變思政工作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變“說教式”“注入式”教育為符合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年輕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包括日常溝通交流的形式,要盡量地“接地氣”,平日里要多組織一些職工感興趣的活動,真正地從過去“說教式”“注入式”教育轉變為符合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教育。采取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職工樂于接受的活動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并注意把一線職工關心的熱點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鮮活的素材,要想讓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精神大餐,既營養又美味,還需要從“配方”“工藝”“包裝”上入手,讓教育內容既有思想性又有趣味性。
3)利用互聯網,拓展思政工作內容。一方面,交通企業應當將塑造和滲透企業文化作為思政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塑造一個積極而明確的、適應本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企業精神和價值觀,來引導職工自覺遵守這些“看不見的規則”,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職工的思想、約束職工的行為,將職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聯系的更加緊密;另一方面,交通企業進行思政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職工的個人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所以,思政工作的開展不應當局限于某一階段或者是某一時段,而應當真正圍繞職工的成長和展開,時刻關注職工的思想情況。企業可以創建企業的微信群或者QQ群,每日在群中發布實事消息,通過時事的宣傳來引導職工的政治思想,提升職工的思想素質。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企業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結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準備把握其發展特點和趨勢,將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聯網+”進行有效結合,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學會利用多樣化的渠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篩選力度,為職工提供真正有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信息,讓他們能夠逐漸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更好地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寧家駿.“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2015(06).
[2]歐陽日輝.從“+互聯網”到“互聯網+”——技術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經濟社會形態[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10).
[3]姜玉芳.確立建筑安裝施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J].新西部,2010(08).
[4]耿裕華.擁抱互聯網時代——在新常態下提高資源整合能力[J].建筑,2015(24).
[5]汪哿圯.淺析新媒體時代如何抓好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展望,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