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慧芬
摘要: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不同于非英語專業,除了要側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英語技能的訓練,教師應更注重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和情感傳遞,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素養,塑造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因此,在英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英語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全面發展。
關鍵詞:英語專業;思政教學;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在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重心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知識教學和英語技能培養上,還要注重合理結合思政元素進行教學。在平時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結合教材知識和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筆者結合多年的英語專業教育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將英語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結合起來。
一、鼓勵學生晨讀,提高學生英語思維
為了幫助學生通過專業課程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養成英語晨讀的習慣。利用早上的時間來高效地學習英語,這樣可以積累到更多的英語知識,鞏固英語基礎,還可以促進學生自身的英語思維,提高思想意識。
例如,為了激勵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英語晨讀,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總結和推薦一些比較勵志的英語格言和諺語。鼓勵學生在平時不斷朗讀和背誦這些格言諺語,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語感的提升,還可以讓學生明白更多人生哲理,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
二、融入情感教學,提升學生情感意識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明晰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融入更多的情感,有效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師生情誼,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意識。
例如,在教授學生“Food and Health”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用英語和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生活中的飲食習慣談談自己對健康飲食的看法,可以融入更多的情感,針對多數學生在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來提一些適當的建議。尤其是一些學生喜歡吃油炸食品,非常熱衷碳酸飲料等飲品,教師可以建議學生減少對這些食品的攝入。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情況用英語談談自己的飲食習慣,談談如何有效地改掉自己的不良飲食習慣,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大膽地使用英語來進行交流和互動,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會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更多的信任感,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意識。
三、注重文化教學,提高學生文化內涵
在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方面的滲透,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文化內涵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因為文化是語言的載體,要想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必須要引導學生加強英語文化內容的學習和積累,還要讓他們結合我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來掌握中外文化的差異,真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完“Food and Health”這一課內容之后,可以結合教學主題融入更多文化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談談我國傳統文化中所特有的飲食文化,如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還有正月的元宵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思考,嘗試著用英文來介紹一下這些傳統的中國飲食文化。
四、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在英語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教學情境,讓英語教學更加多樣化,從多角度展開教學來促進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助力學生英語思維的養成,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Green Living”這一課的時候,為了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也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組,然后結合教材中的低碳環保主題與實際生活,對學生提出一些比較有討論性的英語問題,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低碳觀念,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鼓勵學生自學,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應教會學生如何有效的預習,通過預習來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English as A Universal Language”這節課之前,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認真地預習本課的知識,然后分析教材中的學習主題,找出將要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制作關于本課知識的教學課件,總結出本課中需要學習的知識點,然后在課堂上安排學生代表進行展示和試講,其他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意識。
六、開展教學活動,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設計和開發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還可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英語相關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Faith”這一課之后,可以結合本課的教學主題,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英語辯論活動,將班級內學生按照英語能力進行分組,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激烈地展開英語辯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來做出點評,鼓勵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對于學生在英語辯論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指出和糾正,幫助學生不斷突破自我。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組織開展英語演講活動,引導學生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課下認真地準備,在活動中大膽地展示自己,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在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傳授一些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養成英語學習的好習慣,樹立正確的目標和志向。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結合教學目標來進行多樣化的英語教學,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提高,情感意識不斷增強;還要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積累,提高學生文化內涵。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此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