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洋
摘 要:信息智能時代,互聯網為財稅管理賦能,“互聯網+財稅”顛覆了傳統財稅活動的運行規律,是未來經濟與社會的轉折點。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對企業財稅管理的沖擊,以京東集團為研究對象,思考財稅創新管理路徑,以期促進實現財稅管理工作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以及發展,使企業逐漸完善現代化財稅管理體制。
關鍵詞:“互聯網+”;財稅;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0.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8-0037-02
“互聯網+”時代下的財稅工作即“互聯網+財稅”,是對財稅新形態的高度概括,由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財稅工作相互作用、共同演化,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財稅管理模式。基于“互聯網+財稅”的大環境,企業應加快財稅創新管理步伐,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力、生產力及運行效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財稅”為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沖擊
1.交易活動層面。企業各部門之間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企業中已單獨成立的財稅管理部門,將面臨較大風險。在傳統公司組織模式下,財務部門發揮效用的環節,通常處于整體交易的末尾部分,在合同簽訂環節、人員采購環節極有可能出現因人員不了解相關財稅知識,而導致從事的活動中存有較大的納稅風險。在“互聯網+”時代,交易活動更加便利、快捷,交易后期即使財稅部門獲取結果,采取相應補救措施,卻也為時已晚。
2.基礎納稅申報層面。會計與稅法在目標、主體、計量原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針對納稅申報工作,企業通常會在進行納稅申報前,根據賬目進行稅務調整。而“互聯網+”時代下,交易方式以及數量量級發生轉變,迫使企業建設并完善內部核算系統,避免出現因財稅人員業務理解出現偏差,納稅申報出現錯誤,而導致的納稅成本和納稅風險的增加。
3.稅收籌劃層面。企業傳統財稅管理在思想層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合規依法納稅的基礎上,更重視規避納稅風險,避免稅務稽查而繳納高昂的罰金與滯納金,這也是傳統稅收籌劃的工作側重點。但“互聯網+”時代下,各企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企業還應通過合理范圍內的稅收籌劃來降低稅收成本,以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保障利益最大化。
二、“互聯網+”時代下京東集團的財稅管理
作為中國第一大自營B2C電商,京東集團致力于成為新商業秩序的推動者、倡導者以及引領者,在現下的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中,處于領先位置。針對企業財稅管理,京東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1.企業管理系統建設。京東擁有由上萬人組成的研發團隊,十分重視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研究,整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強化對數據信息的分析與處理能力。在技術保障的基礎上,針對自身業務特點建立的ERP系統,更注重內部倉儲管理與過程控制。同時,構建可與ERP系統相關聯的CRM(供應鏈管理)、SCM(客戶管理)以及財務管理方案。一方面,在現階段企業的稅務管理中融入大數據技術,有效實現了涉稅信息的自動化采集、應納稅額的自動化計算、納稅申報與稅費繳納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使財稅管理的監管能力顯著提升,可針對涉稅信息構建財稅管理分析體系,實時監控相關指標是否存在異常變化,對企業的財稅風險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2.電子發票模式。作為領先的B2C電子商務平臺,京東線上商品日成交量數量、金額巨大。在該種銷售模式下,主要涉稅風險之一就是開具增值稅發票。京東實現了電子發票開具、接收、報銷入賬的閉環全流程,對電子發票模式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其所開具的電子發票,除了發票賦碼、防偽碼、電子發票專用章等信息,還增加了二維碼,通過掃描即可快速識別并查驗發票。消費者可通過簡單、便捷的操作選擇是否開具電子發票。
三、“互聯網+”時代下財稅創新管理路徑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財稅管理的發展機遇大于挑戰[1]。對于企業而言,財稅創新管理是無止境的,隨著“互聯網+”與財稅領域的深度融合,所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節約的人工成本,將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借鑒京東財稅管理模式,得出以下結論。
1.企業文化融入創新。創新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是企業發展和前進的動力。企業只有將創新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中,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場競爭力,不會被日益復雜的經濟市場淘汰,才能使傳統企業逐漸完成由局部創新到系統創新的轉變[2]。以京東總部為例,隨處可見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直接呈現出企業獨具特色的文化與魅力,其已經將創新基因融入企業的生存血液中。針對財稅管理層面,京東電子發票的實踐使得第一張電子發票誕生至今,其電子發票業務仍是業內最大的電子發票應用項目,節約了上億元綜合成本,這樣的結果顯然離不開其固有的“創新精神”。基于此,企業應以此為鑒,重視將創新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中,以促進企業未來的建設與發展。
2.創新納稅服務建設。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實行稅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創新發票管理系統,并逐漸完善納稅人信息。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出臺與推行,國家稅務總局也頒布了有關網絡納稅的新政策,即編寫《商品服務和稅收編碼》,納稅人在開具發票時,可對應填寫稅收編碼,以此實現納稅人網上納稅的操作。實體稅務機關將逐漸被網上虛擬電子稅務局替代,這不僅有效提升了納稅金額數據的準確性,也提升了企業納稅效率、稅務局征稅效率。同時,稅收方式的創新,使得納稅人信息日趨完善,真正實現了由“以票控稅”向“信息管稅”的轉變。以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2.0版為例,能夠實現發行、發售、抄報、認證等業務的統一管理,系統中,統一管理增值稅發票全票種以及稅控設備。該發票管理系統的運行,充分利用了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引入了“互聯網+財稅”思維,采用高度可擴展性的技術支撐環境。系統的開發基于企業原有業務流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既能夠滿足實際業務需求,也為新增業務的需求與性能提供有力的技術保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
3.推進使用電子發票。企業應立足于戰略性與全局性高度,緊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開展“互聯網+財稅”的創新工作,這對于企業而言,既是現實任務,也是歷史責任。在此過程中,電子發票的使用是大勢所趨。發票是財務記賬的重要憑證,傳統財稅管理工作中,發票是最基本的要素[3]。而在“互聯網+財稅”背景下,財稅管理工作的核心則是信息數據,強調獲取并利用財稅信息,而財稅信息的基本來源途徑就是電子發票。通過統一建設的服務平臺,發行、開具、接收、保存、查驗電子發票,能夠真正實現便捷、低成本、高效率、永久保存等優勢。對于企業而言,電子發票的使用能夠有效推動企業財稅管理實效。在信息系統平臺上,電子發票起到了采集交易信息數據、全程發揮監督、促進稅收征管信息化、會計核算信息化的作用,并占據重要地位。此過程中,可顯著提升相關財稅人員核算工作的效率,降低使用紙質票據的成本,推進企業會計檔案電子化進程,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此外,企業的財務部門可從電子發票中,直接抓取數據信息,自動化生成記賬憑證。此時,企業的會計工作重心發生轉變,財務人員工作重心將由傳統的會計核算轉向服務企業經營決策,即完成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4.引入財稅機器人。“互聯網+”時代下,科技發展迅猛,相較于傳統的企業財稅服務,互聯網與財稅工作的結合顯然具備更大優勢。信息技術促使移動端的興起,在移動端能夠輕松解決發票驗真、排重、預算、經營分析、報銷核算等簡單的財稅工作。同時,AI技術的發展,促使其解決處理財稅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加強。據有效數據統計,我國有超過2 000萬家的企業需要代理記賬服務,整體市場規模超過1 000億,科技革命以及產業變革背景下,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及AI技術,能夠顯著提升財稅服務效率,解放財稅產業的生產力,開發出的財稅機器人,將會取代財稅工作中,具備重復性高、難度系數低等特點的基礎性財稅工作。
以德勤財稅機器人為例,其在企業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整體工作效率以及準確程度。據了解,現階段企業財務人員工作時間分配上,大約40%的時間用于處理日常交易和行政工作,30%左右的時間用于編制財務報告,20%左右時間用于開展管理控制工作,僅僅只有10%左右的時間用于決策,為企業提供經營需求分析。此種情況下,如若企業引入財稅機器人,財務人員上述工作時間分配將呈現顛覆性變化。用于決策的時間增加20%,進行管理控制的時間增加10%,而編制財務報告和處理日常事務的時間分別縮減1/3與1/2。
由此可知,互聯網以及AI技術的結合,具有以下優勢:一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二是提高財稅結算申報效率;三是利于做出最佳財稅統籌決策;四是有助于企業各項業務管理優化。此外,AI機器人的應用與發展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以進一步加強財稅數字化與智能化管理,將人工智能與財稅緊密融合,致力于構建“智能財稅平臺”,更好服務于企業。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引入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必定會進一步解放財稅產業生產力。創新對企業而言是尋找生機和出路的必備條件,需要運用創新思維積極思考財稅管理新模式,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20,(7):1-5.
[2]? 王效文.“互聯網+”時代下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的路徑思考[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6):196.
[3]? 杜艷娣.淺論如何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財稅融合[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