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毅?梁婷婷
摘 要:為更好開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對“新媒體”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擬從新媒體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的影響入手,分析利弊,并提出幾點在新環境下開展宣傳工作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國有企業;思想政治
相比傳媒媒介,新媒體以技術手段將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隔膜打通,使每個個體都有成為傳媒中心的可能。這一巨大的變革無論在社會學,還是傳播學意義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作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政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責任對變革及其影響進行研究、總結、提煉,推動工作不斷向前。
1 新媒體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具體影響
1)企業員工通過新媒體獲取資訊已為大勢所趨。隨著5G技術的加速落地,現代網絡通信已經成為同水電氣并列的“水電氣訊”四大民生基礎設施,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獲取信息的成本不斷降低。傳媒紙媒、電臺、電視臺隔天才能播報的消息,現在不到十分鐘就能全網推送,獲取信息的群眾也從特定群眾轉換成無差別的社會全體。國有企業也是如此,員工在高效獲得信息的同時,還在進行信息的交互,通過移動終端,員工們可以迅速的將自己的情緒、情感進行反饋,這打破了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之間溝通的障礙,消除了人與人交往的范圍和時間的限制,在新媒體時代,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時,還可以進行“隱性溝通”,通過昵稱、代號甚至匿名等一系列方式進行溝通。溝通渠道的進一步完善,使得借助新媒體背景所開展的思政工作,更具人性化特點。
2)新媒體為企業員工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互聯網浪潮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各類專業移動APP的不斷增多,以往員工必須通過言傳身教或者閱讀書本、集中培訓才能獲得的知識技能,現在只需要網上搜索,大量高質量的培訓教程、課程就會出現,這對企業培訓、員工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助力:一是解決了填鴨式的培訓模式,二是提高了員工自學的積極性,三是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企業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
3)新媒體為企業員工搭建了情感交互的平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改變企業員工獲取資訊、獲取知識渠道的同時,也深刻的改變了他們情感交流、交互的方式。通過互聯網無差別、即時交互的技術特點,企業員工可以更好、更民主的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原本一些只能少數人參與的決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部分普通員工也可以參與進來,并提出自己的意見,有利于企業改進企業決策。同時,通過即時交互,人與人之間,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誤解變少,溝通的效率更高,企業建設所有參與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強。
4)新媒體提高了信息交互速度及管理效率。伴隨著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社會、企業均相應配套了各類軟件、平臺。以財務為例,傳統報賬,會計對發現的問題很難及時逐一反饋,往往要等到經手人追問才告知原因。現代NC系統則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經辦人在網上即可跟蹤流程辦結進展、辦理節點,審核人也可以即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要求整改。更具代表性的是工作方式的改變,隨著即時通訊軟件如微信、釘釘的出現,棘手、跨部門需要溝通的問題,現在通過即時電話視頻會議當即就可以處理,一些緊急的事件,員工和領導交互也更為便捷、溝通更為順暢,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2 新媒體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影響分析
新媒體的發展深遠的改變了人民群眾的生產方式,極大便利人民的生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2.1 積極影響
1)新媒體擴寬了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傳統紙媒時代,進行思政宣傳大都是集中培訓、集中宣傳,發放資料個別自學,但集中培訓范圍有限、效果有限,個別自學又難以保證培訓效果。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通過微視頻、抖音等新的傳播手段、傳播方式,將過往深奧、書面的理論知識轉換為生動、靈活的身邊故事,提高了趣味性,更有利于受眾接受,移動終端也利于受眾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掌握。
2)新媒體豐富了國有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過往,國有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大都是宣講式,一個人講、一群人聽,現在新媒體可以進行交互性的學習,員工可以在線下留言、彈幕等等方式即時反映自己的想法,和宣講人進行互動交流,使原本嚴肅的思想教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有利于宣傳工作人員后期反饋,改進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果。
3)新媒體提升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國有企業傳統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照本宣科、按圖索驥,不利于受眾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新媒體的出現,使受眾群眾將學習融入到平時的生產生活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同時,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更容易被年輕員工所認同,其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也受到各個年齡段員工的歡迎,使思想政治工作具備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2.2 消極影響
1)新媒體提高了思政工作的難度。新媒體降低了新聞傳播的門檻后,任何個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信息宣傳的碎片化和冗雜化,真正的信息有可能被大量的無效信息覆蓋,提高了員工接觸高質量信息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接觸不良信息的風險。
2)新媒體具有傳播學意義上的不可控性。沒有經過培訓的個體更多的以個人喜好對信息的價值、好壞進行辨別,這有可能造成低俗、不良信息的泛濫,而新媒體的低門檻又造成發布行為可以瞬間席卷全網,進而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如企業管理中涉密的經營信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有可能被員工擅自發布,影響企業工作推進。
3)新媒體的泛濫影響員工工作效率。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信息會帶來虛擬的沉迷感。根據調查,30歲以下人群中有接近70%比例的人員每天非工作原因打開手機時間超過4小時。4個小時包括瀏覽朋友圈、抖音等,原本計劃醒腦提神,看十分鐘就好,結果一晃半個小時就過去,重新開始工作,又要整理思路,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3 通過新媒體推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意見
新媒體的出現,對國有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利大于弊,特別是在我們采取多種措施,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的前提下,新媒體更是我們推進工作、提升效果的一把利劍。為更好趨利避害,筆者有如下幾點意見:
1)正確認識。新媒體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任何個人、公司都無法逆歷史潮流而動,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技術對開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益處,要與時俱進,運用開放性的思維把握現在,擁抱未來,用更有利的手段和更有針對性的舉措推動思想政治建設工作。
2)以人為本。新媒體降低了人民群眾、企業員工獲取信息、表達情感的門檻,同時也強化了員工的平等、民主、權力意識等。思想政治工作要改變過往宣講式的工作方式,要結合員工所需所想所求,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反思決策,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3)和諧包容。新媒體的飛速發展使得員工表達意愿的訴求更為強烈,渠道更為多樣,在這一前提上,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同于企業決策方向的意見,對這些意見、這些員工,要本著和諧包容、海納百川的心態,多思考他們意見中積極的東西,摒棄錯誤的東西,用新的眼光審視工作,將大家心氣神凝聚到一起。
參考文獻
[1]李芳.網絡時代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戰與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5(7).
[2]林艷.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功用[J].改革與開放,
2009(9).
[3]蘇天佑.互聯網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