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瑾蕊/馬良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音樂可以調整自己的狀態。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于鑒賞音樂課程的教材,大致分為中外兩大塊,形式和內容基本上類似。不過目前的鑒別和賞析暫時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音樂教師在傳授音樂相關知識的時候也要了解到靈活性教育方法的運用。就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一些內容對培養人才方面的影響說明一下自己的見解。
在高等學校的課程中關于教育的課程較豐富。高等學校在設置選修課程時,除了要考慮課程的知識量,還要把學生實踐能力的拓展作為一項重點來培育。課程中有語言類、音樂類、禮儀類、專業學科課程等可以選修。設置課程的覆蓋面非常多,能夠提升學生在適應社會和專業學習方面的能力。學生在選擇課程時,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自我感知,并且也激發了學生在課程學習上的動力。音樂課程在學校設置的課程中是比較受學生喜歡的。這是因為在學習音樂課程時,學生的文化素質得到了提升,學生感知到了音樂給他們帶來的美,不但學會了很容易感染到人,也得到了放松,讓人有所感動。學生的發展和教育關系密切,學生應該具備最低的水平,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修養,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人才。
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緩解學習壓力,學生可以利用對音樂的享受和欣賞,達到很好的效果。高等職業院校的音樂課程提供了一個舞臺,能夠讓在校學生在學習的壓力中得到緩沖,放松身體。學生在課上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互動自己的感覺,就形成了一個舒適愉悅和適合學習的小環境,對學生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還有利于培養優秀的人才。
在音樂課堂上,學生將置身于享受音樂的世界,盡情感受音樂的力量。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提升的同時,也使得對音樂的理解水平更進一步。高等職業院校對學生進行欣賞能力的培養時,可以使學生有更加充實內心的感情世界,學生的人生觀也能得到陶冶。
眾所周知,要想有一個學習成果,重要的就是燃起學生的激情,有學習動力,才有學習興趣。對鑒賞音樂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世界的樂趣,愛上音樂。高等職業院校開設這門專業,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音樂的樂趣,取得學習的成果。
與專業課相比,音樂是職業中的一門附加課程,選擇教材時要立足于學校的生源特點,最好是選擇學生們知道的了解的音樂鑒賞題材,選擇的同時也要凸顯出一定的水平和技術,只有能夠對音樂素養的提高達到效果的才是最佳的。如此才能發揮音樂鑒賞課程的重要作用。例如高校老師在課堂備課是,非常重視鑒賞的題材,使鑒賞的題材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使高校學生在課堂上既可以鑒賞他們喜歡的音樂,又可以鑒賞具有民族特點的音樂題材,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流傳已久的音樂。在對一些民族樂曲做賞析時,通常教師會指導大家去賞析與這民族音樂有關的畫面,以此使學生更加了解這首民族音樂。在優美古老的調子中,美麗動聽的樂曲中,體會樂曲作者想要表達的美麗意境和深奧內涵。在對現代樂曲的賞析中,品味現代音樂的跌宕起伏,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動。在流動的音樂中,去傾聽音樂之外的聲音,從音樂的跳動回歸到內心的寧靜。體會鄉村之中寧靜的生活,如一棵大樹一般寧靜,安詳,生機勃勃,四季如春。每一首音樂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人生啟迪,教師在選擇音樂題材時就應該作出變化,側重于選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音樂教材。
音樂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獨具一格的情感表達,并且以這一特點著稱。在同一作品中可以蘊含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作品中的情感體驗更是不同。在對音樂鑒賞的過程中,通過對音樂的賞析而產生的想法和思緒就是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不一樣的人由于人生經歷,個人想法,年齡等的不同對相同的音樂作品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對音樂鑒賞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體驗的過程,一些學生會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與自己的人生經歷聯系起來,有時會在內心深處產生共鳴。音樂鑒賞是具有共同性的,不管學生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樣的人生經歷都是如此,以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側重學生對音樂的體驗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教育鑒賞課程的關鍵點就在于對學生審美的培養,在音樂鑒賞時要側重于對學生體驗音樂的能力加強培養,并且引領學生學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審美課程,這樣才能與社會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盡管高等職業院校側重于技術和職業的培育上,但不可否認的是音樂鑒賞對學生的成長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才更應該側重于學生的音樂鑒賞培養,而且,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更好的學會音樂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