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舶洋 楊加明


摘要:這篇文章通過對多功能電子教鞭的設計的分析,從多方面進行解剖,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多功能;電子教鞭
中圖分類號:TP3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027-01
1 特點
通過“電子教鞭系統”這個系統,老師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們更容易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對于教學任務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
一:憑借計算機原有的功能,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直接進行操作;二:不用安裝其他的不必要的程序,就能夠直接進行操作,如果需要有多個程序來控制,那么來回切換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還降低了工作效率;三:既能夠與其他程序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又能夠獨立工作,更好地發揮作用;四: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想法,根據需求,隨時能夠進行交流,共同商量;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筆畫的顏色,從而達到更好地教學;六:針對某些特殊的環境,能夠加粗或者加細畫筆;七:對于不需要畫筆出現的時候,能夠及時地可隱去。
2 系統的設計
2.1鍵盤電路。從實際的情況出發,以及教學任務的需要,那么,在設計的時候,系統的按鍵控制需要具備多個功能,類似于幻燈片的播放,比如:上一頁;下一頁;從第一頁開始播放;從當前頁開始播放;退出播放;循環播放等等。需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多種功能,因此,便可以選擇使用4x4矩陣鍵盤。
2.2無線通信電路設計。和傳統的有線收發模塊相比,無線收發模塊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傳遞信息方便等特點,無線通信用的是兩塊無線通信模塊,來實現通信的目的,進行信息的傳遞。nRF24L01芯片具有傳輸速度快,傳輸效率高等特點。
通過我們的實驗和分析,對于芯片進行拆分與研究,發現在nRF24L01有多個引腳,再經過更多次的實驗,對每個接口進行多次的測試,我們又有了新的發現,他們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其中CE:進行發射和接收信號;CSN:SPI的使能端;SCK:SPI的時鐘輸入端;MOSI:SPI數據主輸出從輸入端;MISOSPI數據主輸入從輸出端;IRQ用來中斷輸出。
2.3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是硬件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件,它使用STC89C52單片機,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低功耗、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它能夠作用在多種情況。它有四個I/O口,分別執行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本文當中,所設計的系統利用IO口各個電路,以及通信過程,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2.4 RS232串口通信。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知道,RS232串口一種非常常見的,普遍的協議,用來進行設備通信。因為在用串口RS232進行通信的時候,它的電平是-10V、+10V,但是對于普通的單片機來說,它的信號電壓是卻是0V、+5V,不匹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進行電平轉換,這就需要MAX232。
3 軟件設計
3.1下位機軟件設計。
(1)nRF24L01對于數據的發送與接收。首先,把nRF24L01調整到發射模式,同時,開啟自動應答,接下來需要按照時間和順序的要求,nRF24L01接收無線模塊的地址、有效數據,同時,我們還要保證,當CSN處于低的情況下,才能寫入地址,在發射有效數據的時候只需要TX_ADDR在發射時寫一次就行了不可過多,否則可能出現不必要的影響;
同時,數據發射也是有要求的,而且非常重要,如果有大的偏差的話,可能導致發射不成功,保證CE在高電平10微秒的狀態后,在130微秒后把數據傳遞出去;
芯片的發射與接收是交替進行工作的,發射完就會進入接收狀態,接受完就會進入發射狀態,從而進行長時間的工作。
(2)按鍵控制端發送模塊。這個模塊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部分,包括單片機STC89C52和無線模塊nRF24L01,它能夠根據鍵盤的動作,把按鍵信息轉化為無線電信息,然后傳遞出去,為了加深理解,下面是它的流程圖:
(3)計算機端接收模塊。講完了數據的發送,接下來講一下數據的接收。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接收模塊與發送模塊在結構上是一樣的,也是由那兩部分組成。利用SPI通信,進行數據的傳遞,達到理想效果,當然,STC89S52也通過RS232與上位機相連,具體表現為,它把發送模塊傳遞出來的信息接收后,再利用RS232把接收到的信息傳給上位機,為了更好理解,下面做了它的其流程圖:
3.2上位機程序設計。
(1)屏幕翻頁。上位機是直接可以發出操作指示的計算機,在C語言條件下誕生的。上位機通過接收來自串口的消息,根據不同的回應,發出相對應的操作指示,能夠逼真地效仿鼠標的單擊、移動。
相信我們大家對于幻燈片是非常熟悉的了,對于其中的按鍵操作應該了如指掌,其中“F5”代表的是從第一張幻燈片開始播放,“Shift+F5”代表的是從當前開始播放”,“PageUp”代表的是下一頁,“PageDown”代表的是上一頁,“ESC”代表結束。
(2)屏幕標注。其實,在最初進行設計的時候,考慮到效果,軟件使用了一個特殊的方法,從而完成對幻燈片的指示,那就是在操作的時候進行抓屏,先對屏幕進行截取,接著利用程序在屏幕的最前端顯示截圖,這樣一來,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操作,通過遠程控制,把鼠標移動到目標位置,從而進行標注,雖然是對截圖進行了操作,但經過處理以后,對于用戶來說就像是在幻燈片上直接進行操作,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王永剛. 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
[2]韓丹. 淺談電子教室在機房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J]. 科技視界,2016(05):160+201.
作者簡介:郝舶洋(2000年9月—),男,籍貫:河北省張家口市,職稱:無,專業或研究方向:信息工程,移動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