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志娟
【摘要】大多數的初中生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本文旨在結合初中生物學科的特點,設計相關課程,滲透生涯教育,培養學生的生涯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滲透;生涯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69-01
生涯教育是指根據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和受教育者自身發展需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達成生涯發展為目的的教育手段。生涯教育要將社會生活和職業的信息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來,幫助學生認知自我、探索外部世界,發展個人興趣、性格特點,挖掘自身能力、職業認同,為其引領人生和職業發展方向做好準備。也就是幫助學生“如何過好一生”的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涯發展階段的探索期,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幻想和期待,是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他們逐漸開始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關注、探索職業的意義和未來的發展,并嘗試著規劃自己的人生。初中階段也是學生職業生涯的萌芽期,是學生職業生涯成長與探索的過渡期,通過生物教學活動,將職業信息,職業素質等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到教學中,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增強職業興趣,樹立職業理想,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初中生物的學科內容很多與生活非常貼近,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編者很有生涯意識,在課本中專門設置課后拓展內容——與生物相關的職業。這部分內容通常采用自學的方式,這為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生涯教育,滲透職業相關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意識,了解職業精神,滲透職業技能,豐富職業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下面以八年級下第二章《用藥和急救》后的拓展內容——《與生物有關的職業 醫療救護員》來探索如何設計這一類型的滲透式教學。
第一部分是對相關知識進行復習,以問答的形式對《用藥和急救》中的重要知識進行復習,比如血管的類型、人工呼吸的方法等。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方面突出了生物課本身的教學重點,同時為后面《醫療救護員》的職業了解與體驗打下基礎,做到滲透教學不失其根本。
接著過渡到第二部分,播放一段精心挑選的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到醫療救護員的工作日常,通過視頻中主人公的分享,讓學生感同身受,體驗到醫療救護員的責任與意義。如果學生家長或者親戚有從事相關職業的人,請身邊的人來進行一次分享,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這部分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間接經驗讓學生對相關職業有一個相對具體和感性的認識,這是職業了解的一部分。視頻學習后接著進行分小組交流,讓他們就該職業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工作意義等方面進行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上學的東西是有用的,不同的職業需要的能力不一樣,技能不一樣,每一種職業也都有他們的價值和意義。在所具備的能力這里可以適當拓展與延伸,能力是多維度的。這樣能讓學生建立學科與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之間的聯系,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的意義。
第三部分是進行職業體驗,關于急救,與課本內容最貼近的內容就是這一部分,急救日常教學都采用紙上談兵的方式。急救怎么操作,人工呼吸什么頻率,胸外心臟按壓按哪里?以什么樣的頻率按壓?通常這些問題的學習都是靠學生死記硬背,所以學習效果不好。但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多么重要的技能,如果能掌握相關知識,在生活中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當然,這一節課是沒有辦法做到讓他們掌握相關技能的,但如果能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知道自己所學的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那么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這部分內容,先采用視頻觀看結合教師演示的方式讓學生先學,再讓學生在沒有實操的情況下進行要點歸納,接著再進行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其他同學從旁觀察,當一個同學操作完畢后,其他同學指出實操同學做的好的以及不足的,實操同學談實操感受。實操可以盡量多讓幾個同學參加,采用實操——評價——實操這樣的循環模式,讓實操同學獲得直接經驗,觀察的同學不斷獲得間接經驗,對急救知識的認識上不斷上升。這一部分是通過職業體驗反向滲透了課本知識,原來課本上枯燥的數字和描述,在實操過程中變得生動易記了。
最后一部分是總結升華,引導學生分享對整個課程學習后的反思。職業了解過程中,有的學生跟隨急救員一起擔心,一起著急;當急救員成功挽救病人后綻放笑容后,學生也露出了笑容;再到職業體驗過程中半天找不準按壓點,體驗的同學沒做什么卻大汗淋漓…通過引導學生看到現象,再分析現象背后的原因,讓學生了解工作的意義,體會到工作過程中能力的重要性,明白熟練操作的背后是一遍又一遍耐心細致的訓練,生命面前容不得一絲馬虎等等。最后甚至還可以給學生丟個鉤子,急救員的工作非常有意義,現在急救相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可以在學校中學到,很多社會機構都有相關培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學習,將課堂延申到課外。這部分內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點睛部分,如果只是學習技巧與知識,沒有做到升華,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那整個教學是沒有靈魂的,無法實現生涯意識的培養。
總結,生物是初中一二年級的必修課,不參加中考,但是教材內容相對更加貼近生活。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但生涯意識相對薄弱。本教學設計利用教材中的教機,通過職業了解與職業體驗,以幫助初中生逐步建立生涯意識,明確學習目的,建立學科與職業之間的聯系逐步培養他們的生涯意識。教學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這種滲透式的生涯教育以具體知識點作為載體,拓展傳統課堂的深度和廣度,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生涯發展。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生涯教育融入初中生物教學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1159)】
【參考文獻】
[1]滲透式教學法初探中學化學教學參考,文楚,2001(2):84-85
[2]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生涯教育的研究賀瑞瑞
作者單位
(深圳市羅湖中學;廣東;深圳;518000)